南报网讯(通讯员 毛欣悦 记者 张希) 11月14日,“双高协同·绿智融合”绿色低碳创新成果推介暨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在江宁开发区举行,架起政府、高校、园区、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活动现场,一批政产学研协同项目签约,将推动绿色低碳领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江宁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江宁开发区正全力建设全国碳达峰试点园区,已在新型电力系统、交通和建筑绿色发展等领域探索出多元化低碳实践路径,为各地推进碳达峰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园区近期涌现出一批绿色低碳创新成果,如“基于DME溶脱的污泥资源化技术”“‘能碳虚拟电厂’及‘零碳慧能’园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海水/废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等。
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政产学研力量。在江苏“双高协同”战略引导下,当天一系列合作项目落地,如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签约共建水下结构目标智能感知与运维工程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南京新一代自主可控智能通信网络创新联合体等。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6项系列成果将在南京赫曦电气有限公司、智碳云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等江宁开发区企业转化落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与11家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同步签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大学生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和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人才培养项目也成功签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