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观看“小金快D评”。本期点评:孙君文
@光明网:#被代言# 近日,影视明星刘嘉玲在社交平台晒出两张淘宝界面截图,并喊话淘宝、天猫:“这么严重的侵权,欺骗消费者,淘宝、天猫,是你们的市场营销策略吗?”在其晒出的图片中,有一款名为“新西兰ENCARE耳牛免疫球蛋白”的商品,商品首页图放置了梁朝伟的半身照片。
微评:明星的质问与公开发声,无疑是一记警钟,提醒所有电商平台:技术再先进、流量再诱人,都不能成为监管缺位的借口。期待涉事平台主动作为,严格审核商品宣传内容,唯有督促所有商家诚信经营,方能在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川观新闻:#剩菜盲盒# 杭州一家饭店推出自助晚餐盲盒,标价40元,每周三至周日晚9时15分至9时30分,消费者可打包自助餐台上所有食物成品(不含刺身和冰上海鲜)。
微评:该酒店常规自助晚餐售价298元,其推出“剩菜盲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星级菜品。事实上,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这一契合节约理念的经营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借鉴意义。
@澎湃新闻:#退一赔三# 日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涉医疗领域消费欺诈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通过相关案例明确:非医疗美容类的消费型医疗纠纷,在符合“营利性机构、费用全自费、非强制缔约”条件时,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医疗机构构成欺诈需承担“退一赔三”责任。
微评:长期以来,处于监管与法律灰色地带的过度医疗行为,不仅会造成医患纠纷,更会侵蚀社会信任、浪费公共医疗资源。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案说法,为遭遇此类问题的患者提供了维权指引。这也提醒消费者,今后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应当更加谨慎,同时要理性看待医疗宣传、妥善保留就诊凭证,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够依法维权。
@紫金山新闻:#反诈误伤# 取自己的钱,取不出来;用得好好的手机号,说停机就停机。最近,央视报道了一位律师在银行取款时因配合反诈询问最终放弃取款,一位医生的手机号因可能存在涉诈风险被突然停机。这两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反诈工作很重要,但这样的操作方式合理吗?请看“小金快D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