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通讯员 宁建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晚秋时节,沐浴江风徜徉江景是件美事。随着位于南京老下关码头附近的江边路环境整治临近尾声,北起宝塔桥西街、南抵中山码头的2.8公里临江道路很快就将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市民见面了。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同步实现焕新的还有玄武区的便民小路华新路,虽然只有短短300多米,却方便了沿线千余户居民的日常出行。
作为串联宝塔桥西街至中山码头的南北向道路,江边路的焕新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排水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工程已完成江边路1700米污水管道、580米雨水管道的新建任务,修复雨水管道210米,还为衔接的大马路配套新建330米污水管道,从根源上解决排水难题。全线的路面及交通标志标牌同步焕新,关键路段增设了机非分隔护栏,电动车与机动车各行其道。施工团队还将江边路与玻璃栈道映虹桥的步行出入口进行了优化,距离地铁5号线方家营站2号口仅300米,现场已设置清晰指引牌,成为目前从地铁站步行至映虹桥的最近路线。
沿江边路一路南行,道路沿线及两侧的绿化景观都得到了提档升级。像下关电厂旧址处的1500平方米小公园,通过提取下关电厂旧址的历史元素,将工业记忆与生态休闲结合,打造了下关电厂旧址口袋公园。往里走,几排高低错落的金属立牌格外醒目。“1912 省立南京电灯厂”“1950 南京电业局”……把电厂的百年沿革铺成了一条“时光轴”。
迈步平整光滑的沥青路面,住在樱驼花园小区的居民倍感温馨。原来,随着华新路道路整治工程全面完工,这条325米的小路,告别了坑洼破旧的过往,以干净便捷的新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华新路不长,西起华泰桥东,东至樱花路,也就300多米的距离,但对于樱驼花园等周边3个小区近千户居民来说,这可是实打实的“刚需通道”。针对年久失修的破损路面、断开的人行道、空中杂乱的“飞线”,整治过程中精准施治,进行“全方位大体检+大改造”。如今再走华新路,原本破损的路面被全部铣刨,重新铺上了黑亮平整的沥青,浅灰色透水人行道铺到“边边角角”,新划的车位里都停上了车。连老旧的小区围墙都刷得洁白干净,路边的挡土墙也修得整整齐齐。
改造带来的不只是“硬核”变化,还有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路边新添的便民休憩点摆着石凳,几位老人正凑在一起聊天;社区食堂旁边的宣传栏上贴着社区通知和养生知识,成了邻里交流的小平台。从坑洼难行到平整通畅,从杂乱无章到整洁有序,华新路的改造不仅修好了一条路,更暖了一片心。类似的城市更新看似工程不大,却是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注脚。据悉,今年南京还将持续推进道路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提升道路基础设施功能和宜居环境品质,让老街巷焕发新生,给居民实实在在的改变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