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宁工萱) “老师建议我先参加电工培训、考取证书后再就业,这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近日,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45岁的转岗职工握着职业指导师的手,言语间满是振奋。这场“就业技能提升与就业指导进社区”活动,是市总工会与社区党建结对共建、精准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为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送上“政策+培训+服务”大礼包。
公塘社区共有居民3475人,部分低保户、残疾人员等群体面临就业能力不足、职业规划模糊等难题。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党支部、市职工服务中心党支部立足前期深入调研,与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党委精准对接需求,将优质服务资源下沉一线,联合启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技能提升项目”,以党建结对实效激活就业帮扶“神经末梢”。
作为项目首站,活动当天开设的“收纳整理”职业技能培训班,吸引了近30名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现场同步设立就业指导服务台,针对转岗职工群体,职业指导师结合当前就业形势,细致分析个人优势、量身规划职业发展路径;面向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则重点开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实操指导,并详解灵活就业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帮助年轻人少走“求职弯路”。据悉,该项目还将于11月中旬推出电工培训班,进一步拓宽群众技能提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