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雅蓓 张为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定。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全面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
“十五五”时期,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规则、标准、治理等制度型开放的系统推进。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为“试验田”,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环境标准等领域先行先试,及时将试点形成的制度红利向全国复制推广。
深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改革。以开放促改革,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制度创新,着力探索“政+产+学+研+用”系统集成式改革创新的新机制。围绕数据、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推动国内改革与国际通行规则兼容适配,释放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
在规则制定重塑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十五五”时期,我国要实现从国际规则“接受者”向 “建设者”的转变,在高铁、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电、多式联运等优势行业领域,加快推动相关技术和标准 “走出去”,为世界贡献更多 “中国方案”;在数字贸易标准、人工智能规则、绿色物流认证等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并引领规则制定,推动全球治理架构朝着更加公正、民主、包容的方向发展。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新业态新模式是“十五五”时期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持续深化外贸领域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要重点突破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三大领域。
拓展服务贸易新赛道。借助我国放宽优化过境免签的政策利好,将文旅消费打造为服务贸易的新名片。推动文化+会展+旅游+体育全方位融合,办好优势产业国际会展,推进文化艺术品展览展示,打造国际文体旅游品牌,培育形成国际文旅消费新地标。
创新数字贸易新动能。通过贸易数字化与数字贸易化激发贸易业态模式的创新质变,在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技术贸易、数据贸易等领域,积极探索“来数加工”“离岸数据加工”“大模型训练” 等新业态,以及“跨境电商+产业带”“直播+平台+跨境电商”等新模式。
开辟绿色贸易新领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双碳”目标构建面向全球的绿色贸易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绿色示范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与运营管理,积极开展绿色产品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以链条韧性为抓手,强力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沿全球价值链向上攀升,要以产业链韧性为抓手,突破“反攀升压制”。
以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抗冲击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拥有核心高端技术的制造产业链,掌握发展主动权。通过技术突破降低对外依存度,有效防范因“卡脖子”导致的产业链中断风险,确保产业链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稳定运行。
以协同响应提升产业链快速修复能力。构建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多方主体高效协作的协同响应机制。鼓励集群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大、中、小、微企业“集体出海、抱团取暖”;支持行业协会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信息互通共享;政府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管理制度,精准协调解决产业链难题。
以数智赋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适应升级能力。运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重塑与优化,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协同,推动产业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持续攀升。
以内外联动为路径,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十五五”时期要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应通过本地联系与全球联系之间的内外联动,形成地方、全国、全球纵横交错的立体合作空间网络。
高水平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强化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与国际市场的联通功能,推动商品、资本、技术、服务在国内外市场双向流动。重点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接,依托各国资源禀赋与需求结构的互补性,通过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产品价值网络,实现规模效应与效率提升。
优化创新资源的国内外配置。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治理。在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提升高端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
促进境内外产业园区良性互动。依托产业园区平台,探索建立境内外产业园区国际合作交流新机制,通过协作项目资助、网络化组织模式创新等方式,构建跨集群、跨学科、跨区域伙伴关系,优化国际产能合作空间布局。
(作者胡雅蓓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张为付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