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无界,灵感有源,消费有感
从“秀场”到“生活”,风起金陵时尚潮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金秋的南京,时尚浪潮在城市激荡。
10月19日傍晚,朝天宫600年红墙琉璃瓦下,2025南京国际时尚周闭幕式的光影亮起,舞台秀场与古建筑轮廓交织成“历史与当下”的对话;4天后,在新百72层顶楼的“云端秀场”,第12届南京国际时装周(秋冬)开幕式举行,模特踩着台步走过明城墙、紫金山的剪影成了最亮丽的秀场背景。
从南京眼的江畔初秀到万象天地的潮流涌动,从朝天宫的非遗大秀到新百顶层的“云端漫步”,短短一个月之内,南京国际时尚周与南京国际时装周接连登场。T台不再局限于封闭场馆,而是延伸至城市开放空间,历史文化与时尚潮流碰撞,东方美学与国际表达交融。南京正成为时尚活动的优选之地、设计灵感的涌动之源、消费活力的强劲之场,让这座城市的时尚感愈发浓烈。

空间无界 城市地标变秀场,时尚活动新坐标
“以前觉得时尚秀离生活很远,没想到可以在朝天宫看秀,古建筑下模特呈现的效果比在电视上看到的还要好。”10月19日傍晚,市民李棋专门预约来看这一场与众不同的时尚秀。在她身后,600年古建筑与现代剪裁碰撞,让这场秀成了朋友圈的热门打卡项。
图片全长827.5米的巨型景观桥南京眼,被精心设计的灯光打亮,当身穿时装的模特走过,南京眼化身“时尚眼”;当600年古建筑邂逅现代时尚,华服霓裳行走于红墙黄瓦间,朝天宫成为“潮天宫”。在今年的南京国际时尚周上,南京的时尚空间告别了封闭场馆,打开全城联动的开放模式。
图片开幕秀在南京眼江景下启动,江风与灯光烘托出城市封面感;万象天地分会场利用云章公所、黑簪巷等历史建筑,让众多户外品牌的科技面料秀融入老街区烟火气;砂之船(南京江北新区)奥莱创新“秀场即卖场”模式,T台旁就是品牌门店,观众转身即可试穿同款。南京国际时尚周执行主席邹子涵说:“南京的时尚,是藏在城市肌理里的‘无界融合’,这里既有历史建筑的厚重感,又有现代商圈的活力,能满足不同风格时尚活动的需求,自然成了主办方的优选。”
10月23日,以“行走在云端·顶层巅峰大秀”为核心亮点的第12届南京国际时装周(秋冬)开幕式,在“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的南京新百顶楼举办。这里有无遮挡的高空视野,南京明城墙、紫金山、秦淮河等城市文化符号成为秀场背景,让“行走在云端”的主题从概念变为现实。当模特踏上T台,时尚设计与城市天际线交相辉映,实现服装艺术与地域文化的沉浸式融合。
南京国际时装周主席戴玉雷说,把秀场搬到中华第一商圈的高空,正是希望打破物理边界,让时尚与城市肌理深度贴合。开幕式的时间节点选在晚上7时,是经过了精心设计,“此时段南京正值傍晚向夜晚过渡,夕阳余晖与城市初亮的灯火交相辉映,既能通过自然光呈现秋冬服饰的面料质感,又能借助定制灯光系统营造星空下的时尚盛宴氛围,让开幕式从秀场表演升级为城市文化事件。”
灵感有源 千年文脉浸润,设计师的“时尚密码”
“这也太美了吧!”南京国际时装周开幕式上,国际设计大师计文波为本次时装周量身打造的“金陵秋韵·织梦云端”系列服饰,一亮相就收获全场的赞叹。该系列深入挖掘南京本土文化,将云锦中的缠枝莲纹样转化为现代刺绣工艺,把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融入服装剪裁,并创新运用温感变色科技面料,让传统工艺在时尚舞台上焕发新生。
“能在南京新街口这样独特的高空场地,为南京国际时装周(秋冬)开启大幕,对我而言是一次‘时尚与城市对话’的全新尝试。”计文波表示,南京的秋冬既有紫金山层林尽染的自然之美,又有沉淀千年的文化之韵,这些都成为此次系列设计的核心灵感,“我从事设计30年,始终在探索东方文化的现代表达,而南京的历史底蕴与时尚活力,恰好为这种探索提供了最佳土壤。我希望通过作品,让全球观众看到南京的时尚活力,也让东方美学绽放新光彩。”
从非遗技艺到城市景观,从生活方式到文化精神,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正为时尚设计注入灵魂,成为设计师笔下的“时尚密码”。
中国红蕴艺术总导师傅素琴的作品曾闪耀卢浮宫,也曾被故宫收藏,她连续两年将“中国红”大秀带到南京国际时尚周的闭幕舞台。“南京的云锦纹样太精致了,我把它用在了这次的新作品设计中。”傅素琴说,南京的历史文化是设计的富矿,很多意象都能变成服装上的创意。
“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川水品牌通过服装与配饰的搭配,以纯手工制作的方式,营造出“川水织梦,布语流年”的美妙场景,让观众直观地感受手作艺术的时尚魅力。品牌创始人黄薇说:“南京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其蕴含的文化自信与民族骄傲,非常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创作系列的重要灵感来源。”
消费有感 秀场连卖场,时尚激活消费力
“刚在秀场看到这件外套,转身就在店里试穿了,觉得好看就买了!”10月18日,2025南京国际时尚周砂之船(南京江北新区)奥莱分会场上,市民张女士正在店里购物,而她身后的T台上,十余个品牌轮番登场。“以前看秀是看个热闹,现在能即看即买,时尚离生活近多了。”张女士说。
南京的时尚活动,正从专业展示转向消费赋能,让秀场热度转化为市场活力。
砂之船集团南京城市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凌燕说:“以前时尚秀场只对专业人士开放,现在我们把它拉进了大家的日常生活,让顾客逛街时就能沉浸式感受专业秀场的魅力。而且秀场上看到的单品,转身就能到商场线下门店试穿购买。”
这种“秀场即卖场”的创新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时装周的距离感,更让高端时尚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激活城市时尚消费力。砂之船奥莱借风南京国际时尚周,带动商场零售额较平日激增15倍,文化IP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
2025南京国际时尚周万象天地秀场上,南京本土品牌迹风推出休闲时尚、通勤生活与户外运动三大系列男装,诠释当代男性“简约、玩味、当代、质感”的美学理念。南京迹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孝告诉记者,在南京国际时尚周上的亮相,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让品牌有了更高的知名度,“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南京,不断创新品牌表达方式,同时计划布局海外市场,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也能感受到南京本土文化魅力。”
除了官方大秀,南京万象天地还举办了时尚发布会,八大女装品牌以“即看即购”模式拉近潮流与消费者的距离。华润万象生活商业华东大区南京万象天地总经理高洁表示:“我们通过‘商业+N’模式,将空间升级为制造潮流、连接情感的‘超级接口’。”时尚周期间,商场客流与品牌咨询量显著提升。
记者手记
加点文化与烟火,时尚才够“有味”
站在朝天宫600年的红墙下,看着霓裳倩影与琉璃瓦的光影交织,一种奇妙的时空交错感扑面而来。以往看到的走秀基本是在大型的会场,看秀的往往也是专业人士。而在南京,时尚秀走进了开放的城市空间,也走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无界”与“融合”是采访中的高频词,也是南京时尚感的独特韵味。南京没有将时尚禁锢于封闭的展厅,而是大胆地将其“泼洒”在城市肌理之上。600年朝天宫与现代剪裁的碰撞,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华第一商圈”高空与服饰艺术的交融,是商业与文化的联姻;南京眼、万象天地等城市地标的时尚化呈现,则让市民在熟悉的风景中遇见新潮。
这种“无界”的尝试,打破了时尚与公众之间的心理隔阂,让时尚从高高在上的专业展示,转变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公共文化事件。
更深层次的变化,是“灵感有源”与“消费有感”的闭环形成。南京云锦、明式榫卯结构等古老的技艺,不再是博物馆中沉寂的符号,而是计文波、傅素琴等设计师笔下的“时尚密码”,给作品赋予了独特的东方美学灵魂。“我从云锦纹样中找灵感”“南京文化是创作富矿”……这些话语里满是对南京文脉的认可与热爱。
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赋能并没有止步于T台的掌声,而是通过“秀场即卖场”等创新模式,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市民刚看完秀就进店试穿外套,“以前看秀是看热闹,现在能直接买”,市民的笑容道出了时尚的真谛,那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贴近生活的美好。
加点文化与烟火,时尚才够“有味”。以文化为基、以生活为本,南京的时尚有了人文的深度,也有了人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