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青春华章丨江苏南京:“三进城”借赛出圈,城乡融合愈加精彩

2025-10-19 09:41:33|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十月十八日晚,“苏超”半决赛南京队主场迎战泰州队。尽管天气降温明显,天空持续小雨,位于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的“苏超”第二现场人气依旧爆棚,市民热情观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十月十八日晚,“苏超”半决赛南京队主场迎战泰州队。尽管天气降温明显,天空持续小雨,位于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的“苏超”第二现场人气依旧爆棚,市民热情观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10月18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南京队对阵泰州队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上演。与此同时,由南京市文明办组织的“三进城”活动,携带着优秀的乡村文化、优质的农产品和杰出的乡土人才,将文明实践的“烟火气”从赛场之内蔓延至全城各处。不仅在赛场之上,而且在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锦创书城等精心打造的“第二现场”,体育激情与乡土风情交织,让市民在感受体育竞技魅力的同时,尽享文明实践的成果。

文明力量汇聚,全方位借赛“出圈”

在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比赛尚未开始,热烈的氛围已然“拉满”。这里不仅是观赛派对现场,更是一个浓缩了南京与泰州两地风土人情的文明集市。

梅花糕、蒸儿糕、赤豆元宵、脆皮烤肠、小郑酥烧饼……下午5时刚过,街区主舞台两侧,各摊位依次排开,南京数十款特色小吃纷纷“出战”,食物的鲜香扑鼻而来。“天气有点冷,这热腾腾的梅花糕最得市民游客喜欢,捧在手里暖乎乎的,尝在嘴里甜丝丝的。”摊主一边忙活一边说,“很多人来南京一趟,为的就是这一口嘛!”市集另一侧,烧饼的酥脆、蟹黄汤包的热气、烫干丝的鲜香……交织成泰州美食最和谐的烟火气。“泰州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戏言,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泰州早茶。今天我们把泰州人最爱的美食带到现场,让每一个来到现场观赛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宁泰一家亲’的热情。”留芳茶社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身着古装的“侠客”NPC穿梭其间,与市民互动,巧妙引出泰州作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故里的文化底蕴,引得市民王文鑫连连点赞:“一边品茶点,一边体验水浒剧情,收获满满!”

“喝完茶饮,吃点茶干呢!桥林茶干也是名不虚传哦!”“我们荣兴羊肉馆的五香牛肉,是浦口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香得很,尝一尝。”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摊主亲切的吆喝声和食材的鲜香交织,逗得过往购买者发出阵阵欢笑。

各类创意市集也在各个角落火热开市,时尚感、古典感和烟火气并存。作为六合区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布艺(草编)在“三进城”集市上大受球迷、游客的欢迎。六合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静正专注地编织着一款掌心大小的草编昆虫,展台上一只只草编蚂蚱、蝴蝶、知了等栩栩如生,吸引了不少球迷驻足称赞。

与此同时,南京奥体中心内,随着观众入场,赛场大屏幕以影像讲述南京的“三农”故事。当晚最动人的一幕,莫过于20位南京“新农人”代表的集体亮相。从建立全省首个跨区域水产合作联社的邢青松,到带领百年乳企焕新的白元龙,再到全国劳模朱春华……这些深耕田野的奋斗者,此刻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赛场外,闪烁在城市楼宇间的“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标语清晰地昭示:这场体育盛会,同样是一场连接城乡、赋能“三农”的文明实践。

全天候体验,“观赛+逛展”两不误

“阿姨,来品尝一下,这些都是我们手作的,很健康!”沿街漫步,溧水区永阳街道展区前飘来淡淡的药草香。走近一看,中草药被做出了新花样。艾草纯露、草本花露水、艾草膏、桃参茶饮、黑芝麻丸等16款文创和药食同源小吃茶点,都是凉篷下村中医药文化馆“特产”。

在南京奥体中心东门,“田园集市”的开张,让“苏超”的绿茵场与幸福满满的“菜篮子”完成了一次巧妙衔接,为赛事增添了独特的“南京味道”。

比赛还未开始,奥体东门附近已是一派热火朝天。“食礼秦淮”“金陵味稻”“善田江宁”等品牌展位依次排开,固城湖螃蟹、南京盐水鸭、有机大米等各色地产农产品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与收获的喜悦,迅速吸引了大量提前到场的球迷。“来看球赛还能顺便采购地道的本地食材,太惊喜了!”从上海远道而来的球迷张先生扬了扬手中的大米和盐水鸭,对这种独特的“观赛+”体验赞不绝口。

各摊位负责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食礼秦淮”摊位前,负责人韩璐一边热情介绍品牌故事,一边向球迷赠送艾草香囊等特色小礼品。“借助‘苏超’的巨大流量,这是我们向全国球迷展示南京优质农产品、讲好南京‘三农’故事的绝佳窗口。”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此举的深意:将赛事“流量”高效转化为对本地农产品的“留量”和对休闲农业的关注“增量”。

文化赋能,打造观赛新场景

在锦创书城,文明观赛与“三进城”活动同样结合得相得益彰,书城不仅为球迷提供了舒适的观赛环境,更成为展示南京本土特色、促进文化交流的文明窗口。

书香氛围中,来自栖霞区龙潭街道的芳草渡大米及其系列文创玩偶吸引了众多目光。莲蓬宝宝“好‘蓬’友”、莲子“常‘莲’系”等可爱造型,让南师附小五年级学生刘宸希爱不释手。江苏芳草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戴璐介绍,这些文创产品融合本土特色,旨在让更多人了解龙潭。“连续好几次来锦创书城‘第二现场’看球了,还能买到心仪的农产品带回家,非常惊喜。”家住附近的陈女士说。

一旁的江宁非遗展台同样人气十足。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山裱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石霞带来的精致摆台充满美好寓意。“平安喜乐”“顺”“发财”等摆台和书签吸引不少人购买。组团来书城的泰国留学生在摊位前停下了脚步。“我非常喜欢这些文创产品,很有意思。”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泰国留学生Gatesiree说。

此外,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等全市其他多个“第二现场”,同样人气火爆。HI啤露营集市与NAFI BAZAAR联手打造的室内观赛空间,融合了艺术市集、音乐live秀等多元业态,为市民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观赛体验。市民张鹏一家更是上演了温馨的“家庭内部‘籍贯之争’”,他身穿南京队球迷服,妻子则贴着“泰州加油”的贴纸,“谁赢都开心!”一句话道出了体育连接情感、超越胜负的真谛。

记者 朱旖旎 卫凌云 邓露洁 刘全民


责任编辑:顾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