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点服务、闻需即动,开展普法宣传11场,推动一批“骨头案”实质性化解
“检察蓝”沉巷入户,法治力扎根解忧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以前总觉得检察官遥不可及,现在他们能主动到小区,像家人一样坐下来谈心、帮着解决问题,心里特别踏实。”浦口区江浦街道居民王加美的一句感慨,道出了南京市“双结对、双促进”工作带来的真切变化。
当四级智力残疾的小萍得到法律援助、10名采茶老人收回被欠的劳务费、行动不便的赵先生得到定制化帮扶,一股带着法治温度的检察力量,正通过结对共建的纽带,悄然改变着基层群众的生活。
从“群众一句话”到“部门齐联动”,把实事办在急难处
“小萍可怜啊,检察官能帮帮吗?”今年5月,南京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党支部与同心社区结对共建现场,居民这句带着牵挂的话,被支部副书记姚林勋牢牢记在心里。
小萍的困境,来自多重压力的叠加:四级智力残疾让她无法工作,父母早逝无依无靠,常年在外打工的丈夫不仅拒绝支付生活费,还欠下银行大额债务。“不能让她陷入困境。”姚林勋和同事们立刻行动,多次联系男方沟通协商,对接民政、妇联、残联、团区委等部门搭建帮扶网络,又联合法院、司法局及辖区律所,为小萍指定法律援助律师……如今,市、区两级检察院正推进小萍的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后续将支持她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离婚,彻底解开生活的“死结”。
这种“闻需即动”的响应,正是南京“双结对、双促进”工作的缩影。2024年,南京市检察院与江浦街道正式结对,组织22个机关党支部与街道15个社区党组织精准对接。作为典型的老城区,江浦街道下辖233个住宅小区、近30万人口(约占浦口区人口的60%),外来人口多、半城半乡特征明显,民生诉求与法治需求交织叠加。针对这一特点,市检察院以“担任一日网格员、结对一户困难家庭、过一次组织生活”的“三个一”活动为抓手,让检察干警从“办公室”走进“居民巷”,把法律服务送至“最后一公里”,累计下沉15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传11场,推动一批“骨头案”实质性化解等。
从“驻点服务”到“场景融入”,让法治贴近日常生活
“借款纠纷要保留哪些证据?”“遗产继承怎么分才合法?”在新河社区便民服务广场,检察干警“摆摊设点”的普法摊位前,居民们围着干警问个不停。一上午的时间,不仅有针对性地解答了6起民生法律问题,还发放反诈、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册200余份。而在求雨山社区“家文化节”上,民事检察部党支部的干警们更接地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知识编成生动的情景剧,吸引50余名居民主动参与互动问答,原本严肃的法律条文,变成了家长里短的“身边事”。
“这样的普法形式接地气、很管用,我们希望多办几场!”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更深远的改变,藏在基层治理的“细枝末节”里。针对江浦街道的重点工作需求,市检察院组建“108法治宣讲团”,为物业改革、老旧管网改造等项目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开展“法治赋能基层”培训,结合征地拆迁、邻里纠纷案例,为街道干部解读接访工作流程,明晰依法维权路径;还组织街道、社区干部走进江宁监狱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筑牢廉洁履职防线。
如今在江浦街道,群众遇事找法再也不用“跑远路”。就在今年9月,10名老年妇女找到华光社区“司法助力乡村振兴检察工作站”的驻点检察官反映,她们受丁某雇佣采摘茶叶,却被拖欠1.5万元劳务费,多次讨要无果。检察官当即联系丁某,从案件事实、法律责任到违约风险,一次次耐心释法说理,最终在10月11日促成双方和解,丁某全额支付了拖欠的费用。“拿到钱的时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一位老人笑着说。
从“单项帮扶”到“系统共建”,织密基层治理连心网
普通犯罪检察部党支部在走访时发现,赵先生因残疾叠加中风,生活陷入困境,不仅行动不便,还面临基本生活保障难题。检察干警迅速募集米、面、油、轮椅等物资上门慰问,同时对接民政部门,协助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赵先生的生活逐步有了起色。“不是送完东西就走,还一直跟进问情况,像亲人一样贴心。”赵先生的家人感激地说。
“党旗飘扬处,难题有处解。”在结对共建中,市检察院不仅带来“即时性”的帮助,更注重“长效性”的赋能。他们将党建品牌“梧桐行”引入江浦街道,开展“七一”专项帮扶行动:各党支部募集款物3万余元,走访慰问23户困难家庭并建立跟进机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一对一”维权指导;累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反诈防骗讲座5场,覆盖居民400余人次。
10月16日,北门巷居民王建平又在小区附近碰到了市检察院的党员——他们再次来上门普法了。“上次隔壁老人赡养的事,多亏你们调解!”王建平热情地迎上去,“离咨询开始还有会儿,我跟你们一起去社区,顺便再问问噪声扰民该怎么解决!”
而在烈士塔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兆琴正忙着推进一件“暖心大事”:“我们和市、区检察院共建的‘暖心厨房’,选址定在了临街的两层小楼,年底就能建好。到时候在厨房设个普法宣传点,居民们边吃饭边聊法律问题,多方便!”
“今年要深化合作,让法治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在市检察院与江浦街道2025年工作座谈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建武的期待,道出了双方共建的共同目标。
下一步,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化“双结对、双促进”工作,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为指引,聚焦基层所需、群众所盼,推动法治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培育基层法治“种子”;同时推广“驻点+巡岗”模式,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源头化解”,让“检察蓝”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