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当文学之都成为“超级片场”

2025-10-17 07:49:3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五年一百一十个剧组来取景拍摄——

南京:当文学之都成为“超级片场”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鲁舒婷

《南京谈判》《我们生活在南京》等近期备受关注的影视剧,都将在南京取景拍摄。这座网友口中的“天然影视基地”“超级片场”,吸引着影视剧组纷至沓来。

从《新白娘子传奇》到《情深深雨濛濛》,从《张卫国的夏天》到《我的后半生》,从《人民警察》到《曾少年》,从《你好,火焰蓝》到《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南京的风景、美食、历史、人文,多年来一直是荧屏上的“常客”。 

南京,是一座被影视剧钟爱的世界文学之都,“一面是历史、一面是当下”的双重魅力,适配从神话到现实、从古装爱情到现代都市的多元题材。

《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与许仙在玄武湖断桥相遇《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与许仙在玄武湖断桥相遇《曾少年》中,男女主人公在新街口大华大戏院约会《曾少年》中,男女主人公在新街口大华大戏院约会

在光影与现实的交错中,南京以城为卷,以影为笔,既书写别人的故事,也展演自身的风华。

5年110个剧组来“打卡”

“南京印记”深植光影间

前不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江苏省立项出品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南京谈判》、当代科幻题材电视剧《我们生活在南京》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项目”。

《南京谈判》和《我们生活在南京》海报《南京谈判》和《我们生活在南京》海报

、《南京谈判》讲述了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蒋介石政府展开为期10个月的艰苦谈判故事。周恩来凭借智慧和策略逐一化解难题,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民主赢得了宝贵时间,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临危不惧、坚守信仰的崇高品格。

《我们生活在南京》根据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同名网络文学改编,主要讲述了2024年南京的高中男生白杨与2045年同一地点的少女半夏,通过一台老旧无线电电台,共同阻止末日灾难,携手拯救世界的故事。 

据悉,两部剧将陆续在南京进行拍摄。“这意味着在南京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又增加两部。”南京电影协会秘书长周正说。

记者了解到,南京电影协会自2020年开始参与来宁剧组协调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服务接待各类影视剧组110个,其中包括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哈合作院线电影《五个花旦的少年》、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球状闪电》《张卫国的夏天》《生活最优解》《春天的故事》等,以及即将在南京取景拍摄的网络剧及同名电影《我们生活在南京》。

110 家剧组的足迹,几乎遍布南京的大街小巷,也让这座城市的 “荧屏银幕辨识度” 越来越高。

今年5月,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热播。剧中,从女主角梅婷和父亲用南京方言日常对话,到生活场景里的城市地标,处处是“南京印记”:紫金山天文台的穹顶下,主角与家人讨论星空;莫愁湖公园里,镜头捕捉到居民生活的悠闲美好;绣球公园的晨练人群里,藏着最真实的南京生活气息……更让本地观众会心一笑的,是剧中对南京美食的 “硬核还原”——徐家鸭子店的卤鸭油香扑鼻,绿柳居的马蹄糕软糯香甜,街头小摊的咸香豆腐脑冒着热气,“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出现在荧屏上时,感觉特别亲切。” 一位南京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

《我的后半生》中,主人公沈青夫妇在梧桐大道下散步《我的后半生》中,主人公沈青夫妇在梧桐大道下散步

“南京是一座从电影里走出来的城市,阴雨绵绵时像暧昧的柔焦;晴空白日里,明艳动人,每一帧都有经久不衰的配色。”梅婷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梅婷“用南京话演戏”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22年7月,在电视剧《张卫国的夏天》中,海清、梅婷两位南京演员,讲着一口熟悉的“南普”,让不少观众感慨“味道太对了!”

据介绍,该剧于2021年10月到南京取景,剧组足迹遍及玄武湖公园、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鼓楼区滨江公园、凯瑟琳广场、绣球公园、下关火车主题公园、银杏湖游乐园等,南京美如画的人文风光再次被影视剧“留影”,更有不少人被剧中电视台主持人林宏年(刘奕君 饰)的推荐语“烟笼寒水月笼沙,金陵特产带回家”所吸引,激情下单南京烤鸭、高淳螃蟹等。

《张卫国的夏天》中,主人公来到南京长江大桥边《张卫国的夏天》中,主人公来到南京长江大桥边

如今,在视频网站观看该剧时,弹幕上还可以看到南京网友热情地“科普”南京美景和南京美食。“这里是玄武湖,我上周还去散步了!”“高淳螃蟹真的巨好吃,每年秋天必吃!” 而外地网友的回应则充满向往:“看完剧想马上订去南京的高铁票!”“想沿着剧中的路线逛一遍南京!”

南京的 “影视缘”,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结下。

《新白娘子传奇》在瞻园、朝天宫等地取景拍摄;《情深深雨濛濛》让浦口火车站“走红”;《推拿》中的玄武湖公园、珠江路居民楼等充满烟火气;《大江大河》带起浓浓怀旧风……

《推拿》中,秦昊饰演的沙复明在玄武湖《推拿》中,秦昊饰演的沙复明在玄武湖

多年来,一个又一个影视剧组来到南京,也让更多观众跟着影视剧游南京,读懂这座城市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创新活力。

全域可取景

无缝切换“叙事画风”

南京,何以成为剧组扎堆的“天然影视基地”?自然是因为这里有他们想要的“叙事画风”。

“想拍年代剧,颐和路的梧桐浓荫、风情建筑能立刻撑起氛围;想拍现代都市剧,河西CBD的摩天大楼、新街口的繁华商圈就是天然布景;想拍生活剧,科巷的菜场能还原最真实的烟火气……在南京,剧组不用长途奔波,一天之内就能切换多种‘叙事画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顾洁用一段生动的描述,道出了南京成为 “天然影视基地” 的核心密码。

在顾洁看来,南京有一幅“全域影视取景地图”。“南京的多元性能够让不同剧组以最小成本在这里实现无缝切换,不管是历史题材剧还是都市言情剧,不管是想要寻找山水城林的自然风光,还是充满烟火气息的市井空间,或是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到南京来就对了。”

这是一座被影视钟爱的世界文学之都。从六朝古都的历史厚重到江南水乡的温婉灵动,从现代都市的繁华剪影到古镇老街的烟火日常,南京以多元的气质包容着不同题材的光影故事。

古色古香的瞻园古色古香的瞻园

“其实,只要踏足南京,就能明白为何很多影视制作人都喜欢在这里取景,因为这里永远藏着‘变与不变’。”采访中,一位制片人说。

位于长江北岸的浦口火车站,藏着依萍和书桓重逢的心情,目睹着冷清秋与金燕西擦肩而过,也诞生了打动朱自清和无数读者的《背影》。如今,修缮一新的浦口火车站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这座曾经繁华的百年老火车站,又重新进入了大众视野,迎来久违的烟火气。

“这就是南京,在历史文化传承中保持着自己的坚守,但同时又能融入新业态,从而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该制片人坦言,因为丰富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景观,南京这座城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

就连南京的自然景观,也能为剧情 “加分”。玄武湖的四季有不同的美: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银杏、冬天的残荷,能适配不同季节的戏份。紫金山的晨雾、晚霞、雪景,能营造不同的情绪氛围。“南京的自然景观是‘活’的,是能与剧情、角色情绪互动的‘活景’,这对影视剧来说太重要了。”一位剧组摄影指导曾这样评价。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认为,南京的 “影视适配性”,还与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学基因”有关。作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无数文学作品为这座城市赋予了“故事感”。“很多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选择在南京拍摄,就是因为这里的氛围能与文学作品的气质契合。”

一站式服务

让剧组拍摄“一路畅通”

“前不久带着《我们生活在南京》剧组选景,从紫金山天文台到河西青奥中心,从老门东到科巷,把南京城跑了个遍。”周正和工作人员一起,带着剧组人员,寻找合适的取景点位。剧组赞不绝口,“选景效率太高了。” 

据悉,目前南京电影协会推出的服务内容包括影视政策咨询、取景地协调、拍摄器材、住宿、后期制作、特殊拍摄、道具、服装、化妆、置景、车辆、保险、法务、宣传推介等。

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有剧组前来咨询,南京电影协会工作人员会为他们播放《南京图鉴》航拍宣传片,这部不到12分钟的短片,总计出现了175个南京著名拍摄场景地,321个镜头。摄影师通过航拍、延时等方式,将南京变成了一幅巨大的“会动的”画卷,让剧组有更直观的感受。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剧组刚到南京时,对取景地不熟悉,看完《南京图鉴》,他们就能快速锁定目标点位,大大节省了选景时间。” 

浦口火车站是众多影视剧取景地浦口火车站是众多影视剧取景地

此外,南京电影协会还和东南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了南京取景图书《南京影视拍摄指南》,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化的城市建筑和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等,192个著名景点及点位为不同题材的影视剧拍摄提供了理想的取景地。书中涵盖的热门景点和重要文化地标、时尚商圈、生活设施等,既便于人们对南京有更多了解,也为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很多剧组会把这本书当成“随身指南”,拍摄时随时翻查。

《生活最优解》在秦淮河畔的拍摄现场《生活最优解》在秦淮河畔的拍摄现场

采访中,不少剧组坦言,“在南京拍戏就好像开了VIP通道,一路畅通无阻!”

南京有哪些取景地?影视政策如何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空镜素材是否可以“随拿随用”?航拍报批要怎么申请?以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小程序上问个究竟。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一款小程序,为剧组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一站式服务,确保剧组在南京更顺利地完成拍摄。”周正说。“未来,期待有更多剧组来南京,用镜头发现这座城市的美,也让南京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记者手记

南京,不只是“天然影视基地”

从5年110个剧组的“高频打卡”,到全域可取景的多元适配,再到 “VIP级”的一站式服务,南京用自己的方式,让剧组的 “影视偏爱” 变成了“长久选择”。

《女排天团》在南京取景拍摄《女排天团》在南京取景拍摄

能成为“天然影视基地”,南京不仅仅是简单的“取景地”,也是影视创作的“灵感源泉”——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味道,都能为剧情注入灵魂。

南京呈现给大众的,不光是镜头里的风景,更是一座城市用光影传承文脉的用心——这座城市正通过影视作品,让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都成为值得被看见的精彩故事。

随着《南京谈判》《我们生活在南京》等新一批影视作品的开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将在荧屏和银幕上焕发更多光彩。


作者:邢虹 鲁舒婷 责任编辑: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