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陈燕飞) 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草局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滁州的“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与“欧梅”成功入选,成为南京都市圈此次唯一入选的协同保护对象。
据悉,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共收录28个保护对象,覆盖北京、浙江、安徽等18个省(直辖市),旨在推动文物和古树名木的系统性保护,实现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协同传承。此次琅琊山入选的协同保护对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和树龄约1000年的古梅“欧梅”。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至今已跨越1200余年。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官员贤达在此留下诸多石刻碑记遗迹,其中尤以欧阳修撰文、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最为知名。这些石刻碑记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宝库,更是研究当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石质史书”。“欧梅”位于琅琊山醉翁亭西侧,相传这株古梅为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亲手栽种,树龄已近千年。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前来,留下大量咏梅诗篇。
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的协同保护方案,让千年石刻的历史纹路与寿梅古树的生机绿意绽放更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