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洲猕猴桃迎来丰收年,新品种口感独特
——黄肉红心,果园与科技碰撞出“甜蜜结晶”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 通讯员 武露 陈琳
金秋十月,江中丽岛八卦洲,又一次被丰收的喜悦点亮。10月15日,记者走进栖霞区八卦洲百绿农艺园的猕猴桃种植区,目光所及,藤蔓交织,绿意盎然,饱满的猕猴桃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正穿梭其间,手脚麻利地进行采摘、分拣,脸上洋溢着收获的满足。
“小心点,轻拿轻放,挑选那些个头饱满、颜色均匀的摘。”百绿农艺园相关负责人冯虹一边细致地叮嘱工人,一边向记者介绍起这里的“宝贝”,“市场上常见的多是陕西的绿心猕猴桃,我们这里可是‘别样风景’——从扬州市杨氏猕猴桃科学研究所引进的专利品种,黄肉红心,口感尤其香甜,品质足以媲美甚至超越进口的金果。”
记者随手剥开一颗,金黄的果肉包裹着鲜艳的红色心形果芯,汁水充盈,入口细腻,没有普通猕猴桃的酸涩感,甜润滋味瞬间充盈口腔。这独特的口感,正是这片土地与现代农业科技碰撞出的“甜蜜结晶”。
这片占地25亩的猕猴桃园,今年迎来了种植后的第二个年头。“去年是第一年试果,产量不高,算是‘小考’。”冯虹笑着说,“今年可大不一样,迎来了真正的‘大丰收’,预计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由于口感出众,八卦洲产的这种黄肉红心猕猴桃在市场上颇受青睐,售价可达40元/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丰收的喜悦,不仅洋溢在果农的笑脸上,也传递到了一批批前来研学体验的孩子们心中。农艺园自9月中下旬开启采收,采摘期可持续至10月下旬,在此期间,除了日常采收,果园还化身为生动的自然课堂。“10月以来,我们已经接待了多批来自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研学采摘活动。”冯虹介绍,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亲手采摘,了解猕猴桃的生长习性,更能直观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
然而,在南京地区成功培育出如此高品质的猕猴桃,并非易事。“猕猴桃习性喜温暖湿润,既怕涝又怕旱,本地种植挑战不小。”冯虹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为此,园内采用大棚栽培模式,并配备了智能喷灌系统。大棚有效调节着内部的温湿度,规避了南京夏季常见的强降雨和高温灼晒;智能喷灌系统则能依据土壤墒情与天气,实现精准、均匀的水肥供给,为猕猴桃的生长营造出一个稳定适宜的“微环境”。
强大的科技支撑是这份“甜蜜”的坚实后盾。百绿农艺园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从品种筛选、土壤改良到水肥管理、绿色防控,各个环节均有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了果品的优质与安全。
一颗小小的猕猴桃,不仅“甜蜜”了消费者的味蕾,也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冯虹告诉记者,目前,园内长期雇佣约10名本地村民,负责果园的日常管护、采收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从引进一个新品种,到形成一项特色产业;从提升一亩地的效益,到带动一方百姓增收;从满足味蕾的鲜美果实,到融合研学的农旅新体验——八卦洲上,这颗黄肉红心的猕猴桃,正以其独特的“甜蜜”,书写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点亮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