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魏赛男
@法治日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近期,多地出现以“短剧群演招募”为名的不规范招聘行为。部分经纪公司以“日薪300元至5000元”“无需经验”“与明星近距离接触”等为宣传点,吸引应聘者参与;入选后公司再以“表演培训”为名,向应聘者收取3980元至6980元不等的费用,并承诺培训后安排演出机会,“半年内演满30场即可全额退款”。多位群演表示,培训后并未获得承诺的拍摄机会。此外,群演在短剧拍摄过程中普遍面临超时工作、薪酬不透明不及时等情况。
微评:短剧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从业者的基本权益保障和行业规范建设。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惩违规公司,为行业正本清源。应聘者也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夸大宣传。
@封面新闻:#宿舍直播# “舍友每天都要在宿舍直播,真的要受不了了”“舍友在宿舍直播影响到我日常生活,已经吵架了”……2025年开学季刚过,社交媒体上关于“室友直播”的吐槽就层出不穷。一些大学生主播在宿舍不分场合、不分音量、不分昼夜的直播方式,已严重干扰他人正常休息,也让舍友关系日趋紧张。
微评:部分大学生主播将宿舍当“直播间”,无视他人作息与隐私,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和谐的宿舍氛围,更暴露出规则意识的缺失。公共空间并非私人领地,尊重他人是基本素养。解决这一问题,既需健全宿舍管理规定,更需引导学生确立边界意识——任何个人自由的行使,都应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底线。
@澎湃新闻:#服务区厕所# 近日,有网友驱车经过山西省内高速路段时,发现襄汾服务区的厕所未设直接对外进出的大门,想上厕所需绕行超市等消费区域后才能抵达。无独有偶,有游客反映途经福建周宁服务区时,发现通往卫生间的通道被堵,只得绕行购物区。
微评:服务区本质上应为旅途中的便民驿站,厕所属于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理当享有直接通达的便利性。改变线路迫使旅客穿越商业区,损害了公共服务属性,更透支公众的信任与体验感。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督促服务区回归“服务”本源。
@紫金山新闻:#骑手“拉黑”顾客# 最近,美团在七个城市试点上线了一项新功能:订单结束后48小时内,骑手可以匿名给顾客打分,甚至选择“以后不给这个顾客送餐”——一旦勾选,一年内都不再接这人的单。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
当“顾客永远是对的”成为唯一准则,骑手的尊严就成了可以牺牲的数据。有人故意写错地址让骑手白跑,有人要求代丢垃圾超出服务范围,更有人仅因送餐稍晚就给出恶意差评——而这些,往往被平台算法照单全收。
责任转嫁:某些平台一边用严苛算法压缩配送时间,一边对不合理投诉“一键处罚”,却把“拉黑权”下放给骑手。
破局关键:建立特殊订单加价机制,让肯爬楼的骑手获得应有回报;恶劣天气自动延长配送时间,不让算法逼人冒险;设立双向评价与申诉机制,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一个好的平台,不是扔出一个“拉黑按钮”就完事,而是搭建一套公平的规则——让守规矩的顾客不被误伤,让肯爬楼的骑手不被辜负。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尊重劳动者的行业生态——平台不偏袒,用户不任性,骑手不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