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云青
原本是环境逼仄、卫生状况堪忧的外卖商铺,经过AI技术“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窗明几净、顾客盈门的“高大上”门店,格外诱人。在外卖平台上,有些商铺通过AI生成光鲜亮丽的“门头”,到实地一看却大相径庭,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有人调侃“网上的身份是自己给的”。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部分人在线上打造虚假人设的行为:或在财富、地位、经历等方面自吹自擂,或冒用美女、帅哥的照片当头像。他们当中,有的只是为了在陌生网友面前“挣面子”,但也不乏借虚假形象牟取私利之徒。而外卖商铺使用AI生成虚假“门头”,显然不是简单的“挣面子”,背后藏着明确的商业目的。
商铺门头是消费者对其建立认知的“第一印象”。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干净整洁的店堂,排起长队的火热景象,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正面期待,进而激发消费欲望。从本质上说,线上商铺的头像和详情配图都会起到宣传和营销的作用;而AI生成的“光鲜门头”是一种“虚假人设”,更准确地说是虚假营销。
门头“照骗”也是虚假营销。我国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外卖商铺照片作为消费者判断线上商家经营状况的重要参考,属于应当如实披露的范畴。使用AI生成“店面实拍图”,是典型的误导性宣传,不仅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消费欺诈。据了解,“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正在持续推进这类问题的治理,未来将通过完善规则、技术研发等方式,加强对此类门店的识别以及整改。
如今AI生成技术日益普及,在线上“改头换面”的门槛越来越低。但技术便利绝不能成为商家突破诚信底线的“捷径”。经商之道,诚信为本。无论技术如何迭代,营销手段如何创新,唯有坚守诚信经营的底线,方能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