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农院士团队研发木霉菌助力水稻优质高产

2025-10-16 07:08:0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农院士团队研发木霉菌助力水稻优质高产

根系壮稻穗沉,亩均净增收益150元

南报网讯(记者 姜静 通讯员 严楚越)10月的浦口区汤泉农场2000亩示范田里,金黄稻浪随风翻滚,饱满稻穗沉甸甸地垂着头。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有机肥和土壤微生物研究团队负责人沈其荣教授踏着田埂走进稻田,仔细查看水稻长势。这片示范田的水稻,在基质育苗阶段全部施用了促根型哈茨木霉菌剂,这个小小的“菌”,为水稻高产优质注入了新动能。

使用了木霉菌的水稻长势旺盛。学校供图使用了木霉菌的水稻长势旺盛。学校供图

“今年育苗时往基质里加了哈茨木霉菌剂,每亩成本就多花3块钱,收成却让人惊喜。”汤泉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书记樊丛丛站在田埂上,指着眼前的稻田说,施用哈茨木霉菌剂的水稻,茎秆粗壮挺拔,稻穗密度明显更高。“按照当前长势,这片田亩产预计可达750公斤,比未施用木霉菌的稻田增产7%—8%。以每公斤稻谷3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稻田净增收益能达到150元,2000亩示范田单靠这项技术就能增收30万元。”樊丛丛说。

在马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道路两侧的田块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侧稻田稻株长势旺盛,根系牢牢缠绕着厚实土块;另一侧未施用哈茨木霉菌剂的稻田,稻株相对稀疏。“想把施了哈茨木霉菌剂的稻株拔起来可不容易。”团队专家刘红军现场示范。施用哈茨木霉菌剂的水稻,根系带土量是没有使用田块的2倍以上,有效穗数也从每穴15至18个提升到25至26个,为高产筑牢了根基。

“去年我这稻田还拿了‘特等奖’。”浦口区兰花塘社区种粮大户邵立昌的话语中满是自豪。2023年,他的稻田因水泵故障,水稻移栽时间推迟到6月25日,当时不少农户都认为“收成肯定好不了”。情急之下,邵立昌尝试喷施了哈茨木霉菌剂,经过3个半月的生长,稻田亩产突破600公斤。更让他惊喜的是,施用木霉菌剂的水稻,出米率和食味值显著提升,去年种植的宁香粳9号稻米食味值达到89,在稻米评选中斩获“特等奖”。 

这一片片丰收景象的背后,是沈其荣院士团队近20年的潜心钻研。自2007年起,沈其荣院士便带领团队投身木霉菌研究,经过反复筛选与试验,成功锁定了兼具促生和生防功能的一种木霉菌株NJAU4742,该菌株生物量大、根表定殖能力强,还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守护土壤健康。团队研发的木霉生物制剂与生物肥料产品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进口价的1/3。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生长,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关键,木霉菌联合有机物料还田技术,能帮助广大农户实现这一目标。”沈其荣院士常挂在嘴边的“有理有用”的科研,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农业生产。 

自2023年在浦口区兰花塘、汤泉农场、马涛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地开展示范试验以来,哈茨木霉菌技术已在全国多个生态区域推广应用。推广范围不仅从经济作物拓展至水稻等大田作物,还针对盐碱地、酸性土等不同类型土壤开展试验示范,让更多土地享受到科技红利。 

责任编辑:赵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