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锁明
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不仅是对过去改革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其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个层面的重大意义。
历史镜鉴层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经验的权威文献
记录新时代十年的演进脉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完整展现了这一发展脉络。其中,《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以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为节点,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则以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节点,聚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战略部署。可以说,《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的出版发行既标志着党的理论创新的系统化,也梳理了新时代十年改革的演进脉络,有助于总结改革经验,深化对新时代改革规律的认识,为研究中国改革史、发展史提供了权威文献,也为未来改革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和智慧源泉。
揭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反映了新时代改革从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历史跃迁,在许多领域再现了新时代以来党领导人民改革攻坚的伟大成就,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改革实践,有力论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的历史必然性。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努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理论创新层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推动马克思主义改革理论的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又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如,提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等。这些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改革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构建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方法论。《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注入鲜活的实践内涵。例如,提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整体谋划与试点探索并重,避免改革的颠覆性错误;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重点突破引领纵深推进,防止零敲碎打与碎片化修补;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和“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等,深刻揭示了改革发展规律,为新时代推动改革纵深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实践指导层面: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的顶层设计
聚焦改革“深水区”的难题破解。针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提出改革要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精准靶向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例如,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通过教育医疗改革提升民生福祉。为应对当前挑战,聚焦“卡脖子”问题破解、“新基建”布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设定等,强调以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提出要以基层治理创新、法治建设、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折射全面深化改革的民生底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这一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答卷,《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明确了新时代改革守初心、担使命的根本立场,深入阐述了如何通过持续推进改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例如,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推进教育公平等,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指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的出版,必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革作为回应人民关切、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
政治价值层面: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思想武器
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政治魄力和领导智慧,强调改革既要坚守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以及“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又要推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全方位创新,体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凝心聚力向未来。《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165篇重要文稿,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思想,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改革理论、强化理论武装、把握改革方向的必读书目和权威教材。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的出版发行,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通过广泛宣传、阐释和学习,有助于凝聚全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影响层面: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当下,中国改革经验具有积极的世界意义。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就,彰显了走自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同时,中国改革蕴含的“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理念,以及在反贫困、绿色发展、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治理经验,也有助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从全球治理来看,中国改革经验为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新范式。《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通过系统阐释中国改革逻辑,讲述中国改革故事,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叙事体系,突破“西方中心论”的叙事逻辑和话语垄断,推动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既是对以往改革实践的“全景实录”,也是面向未来继续推进改革的战略指引。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竞争力研究”及南京大学课题项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