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世界高血压日】控制体重才能筑牢血压“防护墙”

2025-10-08 20:53:48|图文来源: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0月8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理想体重 健康血压”。如今,高血压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被它盯上,37岁李先生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血压一栏首次亮起了“红灯”。

“与正常值相差无几”,37岁的他这样被高血压“突袭”

“只是比正常值高一点,应该没大事”,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先生起初并未在意自己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96mmHg的血压值。直到近一个月频繁出现心悸、耳鸣,偶尔伴随短暂的视力模糊,他才真正警惕起来,购买了家用血压检测仪,多次测量结果却均略高于正常范围。经人推荐,他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高昕门诊就医。

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收缩压152mmHg、舒张压94mmHg,空腹血糖 6.8mmol/L,转氨酶轻度升高,提示存在脂肪肝倾向,综合诊断为I级高血压。看着身高1米7、体重85公斤(BMI 值29.4,属于肥胖范畴)的李先生,高主任告诉他,肥胖不只是体型上的变化,更是多种慢性病的“温床”,尤其是腹型肥胖人群,会通过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兴奋、肾脏钠潴留等多种机制推高血压。当务之急要纠正饮食习惯,培养早睡早起和适量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暂先无需用药。在科学指导管理下,配合饮用科室特色中药茶饮化浊降脂茶健脾化湿、涤痰通络,经过2周规范治疗,李先生的血压出现梯度式稳步下降。

肥胖:身体发出的“高压”警报

高主任介绍,体重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亚洲标准中,成人的正常范围是18.5到23.9,高于23.9可能表示超重或肥胖,而体重超标正是导致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在肥胖初期,心脏、血管负荷加重,血压开始升高,但大多数早期和中期的高血压患者都无明显不适,很多人体检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处在I级高血压(140-159/90-99 mmHg)阶段,若此时不加干预,很快就会发展到II级高血压(160-179/100-109 mmHg)、III级高血压。在此过程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都会逐步攀升。”

从这四件小事做起,稳住血压、管好体重

减重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有研究显示,体重减少5%-10%能有效改善血压、血脂、血糖,收缩压至少可以下降6-8mmHg。实现健康血压与健康体重没有捷径,关键要将科学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对此高主任建议:

1、智慧饮食:戒烟限酒、降低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频率;严格限制食盐摄入(每日<5克),减少“隐形盐”的摄入;多吃富含钾的新鲜蔬菜、水果并保证全谷物、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2、规律运动,养成“动态”好习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以心跳加快、微微出汗为宜。

3、调和情志、保证充足睡眠:长期精神压力、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也会导致血压波动,睡眠不足或睡眠呼吸暂停会扰乱内分泌,增加肥胖和高血压风险。不妨试试深呼吸、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做好管理。

4、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讯员 高昕)

责任编辑: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