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巧用民生服务“组合拳”,构筑金融监管“暖心桥”

2025-09-23 08:05:46|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金融安全、保险保障、便民服务——

巧用民生服务“组合拳”,构筑金融监管“暖心桥”

南报网讯(记者 曹丽珍 通讯员 陈怡)从便利消费金融到深化金融保障,从打击非法中介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22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以下简称江苏金融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以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民生服务“组合拳”,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让金融“活水”精准润泽千企万户。

构筑金融安全坚固防线,守护消费者美好生活,是“金融为民”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江苏金融监管局牵头建立辖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开展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治理工作,并会同省公安厅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行动,聚焦不法贷款中介、非法代理维权等重点,加强刑事打击与行业监管的多元共治,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数百条,立案数十起,有效维护了金融秩序稳定。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养老金融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金融监管局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服务提升,引导全省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营业网点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无障碍服务,推动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协同发展。

截至今年6月末的数据显示,江苏个人养老金保险保费收入13.66亿元,承保11.01万人;商业养老金业务累计开立账户8.07万户,存量规模58.54亿元;全省建成养老社区7个,运营床位4090个。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江苏人身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326.59亿元,赔付87.24亿元;“惠民保”业务承保1084.37万人,长护险覆盖6049.57万人,大病保险协议承保6843.13万人,全省多层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江苏金融监管局持续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畅通县域解纷“最后一公里”,推动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新增100个金融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点,将专业调解服务下沉至县区。此外,在提升外籍来苏人员金融服务方面,江苏为境外来苏人员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并鼓励银行开发双语购汇、小程序查询、线上预约、批量办理等多项功能,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在网点摆放多语种宣传资料,升级柜面证件读取机具功能,提升服务便利性和体验感。


作者:曹丽珍 责任编辑:顾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