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吴云青
@新浪:#预制菜# 近日,西贝“预制菜”风波不断升级。罗永浩说,西贝的菜又贵又难吃,还全是预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说自家“100%不是预制菜”,价格也不高。罗永浩声称要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微评:这场舆论风波的核心,是消费者与商家对预制菜的认知不同。预制菜边界模糊,让罗永浩和西贝双方各有各的理。这次争议如果能够促进预制菜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促进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能减少这方面的矛盾和纠纷。
@封面新闻:#AI摆拍# 近日,“贵州文昌阁多只小猫被挖眼砍断四肢”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警方调查后确认,此事系AI编造谣言,造谣者已被行政处罚。
微评:随着AI技术普及,网络谣言中AI谣言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在“有图有真相”甚至有虚拟合成的视频的加持下,更增加了普通人辨别真假的难度。对此,必须加大对于AI内容的监管,在内容识别上加强管理,尤其需要平台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起预防、阻断和严惩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红星新闻:#学生发型# 开学季,又有学校强制要求学生统一发型,男生必须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过领”。李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孩子的发型尽管“前不及眉、侧不过耳”,却仍被学校认为“不合格”。
微评:《中小学生守则》仅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并未对发型和长短作出限制。一些学校推出所谓“标准发型”,固然有着“培养纪律性和集体感”等理由,但也有失温度和包容。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发型之事看似不大,却总能引起争议,应当慎重对待。
@光明网:#“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 近日,广州南沙区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希望学校能去孩子家里接,谢谢”“三点半就放学,哪个工作上班的能去接孩子”“这建议太不接地气了,很多家庭老人接送孩子是唯一的选择”……网友大多对此不以为然。
微评:该小学在“建议”中提到,“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这话有一定道理,问题是,孩子放学太早,家长实在腾不出手。化解“三点半难题”,需要学校、社会、家长等多方携手,特别是学校应当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填补孩子放学和家长下班之间的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