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阅兵式座椅”再利用 是一次生动的绿色教育

2025-09-15 07:35:0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吴云青

九三阅兵观礼台近5万把座椅去了哪里?9月12日的《人民日报》回答了这个问题:根据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三色进行科学调配,把不同色彩的座椅应用到学校礼堂、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及城市公共空间等多种场合。例如,首钢园接收了1508把座椅,同款座椅也出现在北京通州区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结束后,近5万把座椅陆续被送往合适的地方继续发挥作用,不仅节约资源,更让庄严的纪念意义得以延续和升华,这件事令人欣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下,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

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制度,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贡献率超过25%。但也要看到,当前循环经济发展仍面临重点行业资源产出效率不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水平低等问题。例如,城市废弃物处置体系,特别是大件垃圾回收链仍存短板,导致大件家电家具“没人要、没法扔、扔不起”,前不久,就有媒体聚焦这一问题刊发报道,发出“旧家具扔比买还难”的感慨。

大件旧物等资源要有好去处,关键要打通循环堵点,探索新型回收模式,完善废弃物回收网络。去年2月,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我们期待在政策引领下,各方共同努力,打好“政策、市场、科技、社会”组合拳,为废弃物更全面、更深入地回收循环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能让有用的旧物堵在路上。进一步完善废弃物回收网络、畅通回收渠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才能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鲜亮。

责任编辑:杨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