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周容璇
“驻厂收件”全链提速7小时,工业软件助力钢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物流实现中药“当日达”……服务业,不仅包括服务生活的生活性服务业,还有服务生产的生产性服务业。日前,我市出台《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明确发展路径。
2025年上半年,南京服务业以5.8%的增速强势领跑全市经济大盘。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科技服务业、金融业、物流运输业等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也被称为产业发展“最佳助攻”。生产性服务业究竟是如何服务生产的?记者进行了探访。
嵌入产业链赋能!
从“等货上门”到“驻厂收件” 物流配送可以节省7小时
9月伊始,全国中小学生进入金秋开学季,校服发货量逐渐攀高。中国校服品牌龙头企业苏美达伊顿纪德的仓储分拨中心厂区,迎来全年最忙时段。
“校服寄递高峰期,我们派了十几名员工驻厂作业。”南京申通快递六合分公司总经理王亮告诉记者,快递公司作为标志性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早已不再只是门口的“揽收者”,而是更进一步,把服务直接延伸至客户仓库内部,甚至生产线旁。
校服属急需品,家长和孩子“等不得”。记者注意到,所有发自该仓的包裹申通快递均使用橙色面单,十分醒目。王亮告诉记者,申通快递将分拣、打包、审核订单等环节前置。伊顿纪德的员工将打包好的衣服扫码出库,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快件包裹转身就被递交到申通快递的员工手上,成箱的快件直接装车、发走。而橙色的面单犹如一张“快速通行证”,全程优先处理——从转运中心优先卸货、优先分拨,到末端快递员优先送货上门,每个环节皆可识别、全程提速,全链路至少能够节省7个小时。
不仅如此,六合申通还在自家园区内专门为伊顿纪德设置了校服前置仓,用于应对日常散单的退换货服务。记者走进500平方米的仓库看到,在这里,校服按型号、品类整齐码放,超1500个SKU(最小存货单位)——从衣裤、裙帽到鞋袜,一应俱全。王亮告诉记者,仓内还特别配备了温湿度计,梅雨季节及时投放防潮剂,保障服装品质。
快递企业的管理系统也在持续赋能。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对接,品牌方可实时查看库存、审核订单;每件校服唯一条码,分拣验货全程可溯,极大降低错发率。哪怕人工作业偶有疏忽,系统最终也会把住“出口关”。
“我们综合利用现有人员和场地,把成本降下来,客户减轻了运营压力,我们获得了稳定单量,是双赢。”王亮表示,这种“嵌入制造端”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切实为制造企业降本增效。伊顿纪德无需额外雇人管理散货,申通以“快递费包干”方式承接仓配一体服务,不另收仓租和人工费。最终让利给客户。
从“等货上门”到“驻厂服务”,再到专业前置仓,申通快递通过灵活、深度的供应链服务,模糊了“快递”与“制造”的边界,实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
通过数字化赋能!
数字沉淀生产、流通经验 钢铁大宗交易也能5分钟完成
“现在点一点鼠标,钢铁交易合同就好了。不用等快递寄文件,不用打电话追问进度——像淘宝买东西一样方便。”8月29日,山西晋钢的一位客户感叹钢铁交易数字化转型后的效率之高。他刚刚在晋钢新上线的电商系统中完成了一笔订单,从下单到电子合同签署,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
这种变化,源于一场从南京到山西的数字化“经验迁移”。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万疆涛告诉记者,作为南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团队,金恒科技在过去几年深度参与了南钢以“一脑三中心”(智慧运营中心、铁区集控中心、钢轧集控中心、能源集控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化系统建设。而如今,他们正把沉淀下来的经验变成可对外输出的服务。2024年11月,在南钢见证下,金恒科技与晋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晋钢信息化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系统,更是一整套被验证过的数字化转型思路。”
“过去业务员每天忙到下班,手工录入合同信息、生成提单,一天也处理不了几单。”一位晋钢员工回忆,“更别提那些废旧物资和二级残次品,以前在其他平台销售,不仅手续费高,也无法满足我们的定制化需求。”之前的晋钢,和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一样,深受“慢、繁、散”之困。客户饱受合同签署周期长、信息不透明、质保书获取慢之苦;业务员则深陷于录单、开单、邮寄等低效重复劳动。
2025年3月,晋钢数字化转型二期项目全面启动。万疆涛跟随金恒项目团队驻场晋钢,累计进行了10余轮次需求调研,覆盖销售、财务、物流等多个部门,并对客户高层销售总监进行了多次一对一访谈。令万疆涛惊喜的是,专业的服务激发了转型的热情,晋钢团队也开始“主动规划”:系统以后能不能和我们下游的加工厂打通?生产信息能否抛送给下游客户系统?……
今年7月,晋钢C2M(消费端直连生产端)电子商务系统正式上线。晋钢信息化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客户不仅能自助下单、实时跟踪订单全流程,还能通过打包竞价平台在线参与废旧物资和残次品的竞拍。电子合同实现PC端与移动端签署,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签署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最开始只是希望把线下流程线上化,但实际做到的比想象更多,”晋钢销售部门负责人表示,业务员从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去做客户维系和市场拓展,这是效率之外更大的收获。万疆涛通过回访了解到,上线一个月以来,系统运行成效显著。客户满意度提升20%—30%,用户下单效率提升60%以上。废旧物资通过在线竞拍溢价明显,原本耗时一周的线下处理流程压缩至2天内完成。
“从‘服务南钢’到输出‘南钢服务’,金恒把经过验证的经验,适配、迁移到新的场景中。”万疆涛总结,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让已有的资源流转更顺畅、让人的工作更聚焦。
致力专业化赋能!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专业的效率 中药房也能“共享”
“上午开方,下午收到煎好的中药——现在看中医,拿药不用等,更不需要自己动手煎制,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南京市民李女士在体验过“共享智慧中药房”服务后这样评价。她口中的服务,正是南京医药旗下南京鹤龄药事服务有限公司与南京邮政、顺丰共同打造的创新项目。
“我们把中药房中最烦琐的环节——配方、煎药、包装进行专业化、规模化剥离,医院可以更聚焦诊疗,而我们依托智慧物流体系做到‘当日达’‘次日达’。”南京鹤龄药事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军介绍,在这套流程中,电子处方通过系统实时传输至智药服务中心,专业中药师审核后,进入智能配方与标准化煎煮环节。完成后由邮政、顺丰即时配送。目前,该服务日处理处方能力超6000张,患者回访满意度达99%。
“我们从没把自己只当作‘送药的’。”南京医药物流总监张海波表示,智慧物流的核心是让药品更快、更准、更安全地触达每一个环节。向上,南京医药服务近8000家制药企业,提供订单协同、库存优化和冷链物流支持,通过智能调度与算法降低“牛鞭效应”;向下,覆盖34000余家医疗机构、药店和终端患者,提供“半日达”“次日达”或指定时间等多级配送服务。向新,百信药房的无人机配送正在试点运行。“操作便捷、药品完好”的空中投递,在紧急药品保供中作用显著。从上游药企到下游医院、药房,再到患者手中,南京医药通过智慧物流真正实现了“链”接产业与民生。
张海波告诉记者,依托4个大型省级物流中心、17个一级物流中心和31个二级物流中心组成的物流网络,以及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仓储和1万平方米专业冷库,南京医药正在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
不仅如此,南京医药的智慧物流系统还深入更多场景。中央物流中心应用AGV(自动导向搬运车)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和自动化立库,药品周转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冷链全程可视可控,有效保障生物制品等温敏药品的储运安全;退货逆物流项目也成功上线,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退货难、跟踪难等相关问题。
生活性服务业,丰富多彩。生产性服务业,动能无限,被称为“经济增长的灵魂”。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正以融合化、数字化、专业化的服务,推动区域产业效率变革与价值提升。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融学院院长宣烨表示,《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产业融合、企业培育和平台建设,体现了南京从制造业向服务型经济跃升的雄心。方案亮点在于注重“两业融合”,如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人工智能应用,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这将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提升南京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竞争力,但需警惕执行中资源分配不均的风险。
“该方案若落地有力,将为南京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宣烨建议,强化数字转型,加大对信创、AI和数智产业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开源生态,加速鸿蒙平台落地,以抢占技术高地;深化开放合作,利用自贸区优势,吸引外资基金和国际人才,扩大跨境电商和低空物流试点;完善监测机制,建立动态评估体系,确保目标如培育35家百亿级企业落到实处,同时,注重绿色发展,推动环保低碳服务与碳中和目标对接;加强人才引进,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缓解人力资源瓶颈。
记者手记
让服务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服务”?答案藏在我们日常看不到的细节里。
比如,六合申通仓库里那个不起眼的温湿度计——为了防潮,他们像保管粮食一样保管校服;还有金恒科技工程师在晋钢一轮又一轮需求调研后,客户从“提问”变成“共创”的瞬间;以及南京医药用智慧物流服务上游药厂的同时,也用创新将服务延伸至患者用药的“最后一公里”。
生产性服务业不再只是产业链的“配套”或“成本”,而是通过深度嵌入研发、制造、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提升效率、重构流程、赋能创新的关键变量。它需要服务企业懂制造、懂流程,甚至要比客户更懂他们的痛点与未来。但正是这种“陪伴式创新”,让服务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从支持系统进化成价值引擎。而南京最新出台的行动方案,正是为了系统性地培育更多这样的“赋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