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位体重高达190公斤(BMI>56)的壮汉遭遇车祸,导致左髋臼(骨盆的关键承重部位)严重骨折并脱位。这本身已是重伤,但更棘手的是,他腹部和臀部堆积的厚厚脂肪层,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完全覆盖了受伤区域,让传统骨科手术几乎无从下手!辗转求医,多家医院望“脂”兴叹……这位王先生的康复之路,似乎被厚厚的脂肪堵死了。
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切开厚厚的软组织,创伤巨大,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极高。而骨盆深处结构复杂,布满重要血管、神经和脏器,在如此厚的脂肪层下操作,不仅暴露困难,术后感染、脂肪液化坏死的风险更是极高。就在这束手无策之际,王先生被推荐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逸夫医院骨科秦晓东主任医师这里。秦主任是国内外处理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顶尖专家,更关键的是,他近年来在国际上 率先探索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这或许正是解决王先生难题的关键钥匙!
逸夫医院团队接诊与首期手术
王先生转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后,秦晓东主任团队仔细评估。患者的髋臼是复杂的T型骨折,前后都需要复位固定。考虑到臀部脂肪相对腹部稍薄,秦主任团队决定先尝试后路开放手术,成功复位了脱位的关节,并固定了后柱和后壁的骨折块。术中测量,即使“较薄”的臀部脂肪也厚达8厘米!然而,当试图评估前方骨折时,厚厚的腹壁脂肪让术中透视完全“失效”,无法看清复位情况。
CT评估与腹腔镜决策
术后CT检查显示,前方的骨折虽有所改善,但仍未达到理想复位,影响了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必须进行前路手术!面对王先生腹部那堵令人望而生畏的“脂肪墙”,传统切开手术风险巨大。秦晓东主任当机立断: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多学科协作与腹腔镜手术实施
为一位极度肥胖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从搬运、麻醉到手术操作、术后复苏,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在骨科主任殷国勇教授的统筹协调下,逸夫医院骨创中心、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等多学科团队进行了深入讨论,为王先生量身定制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手术在全腹腔镜下进行:医生在脐下开一个小口建立通道,进入腹膜外间隙,置入预塑型的接骨板。随后通过几个仅有1-5厘米的小切口置入腹腔镜镜头和操作器械,建立气腹。在清晰的腹腔镜视野下,医生安全地分离组织,逐步暴露深藏的骨折部位。 最终,成功在镜下复位骨折并用钢板螺钉牢固固定。手术过程顺利,腹部仅留下微小切口。由尹宁主任带领的麻醉科团队也是首次接触如此超体重患者,面对椎管内麻醉、人工气道建立、血管穿刺、机械通气等难题,首次尝试都能顺利成功闯关,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化的围术期管理策略,先后短期内两次提供手术安全保障,麻醉过程平稳,促进了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术后复查CT显示骨折复位非常满意!
这个成功案例,标志着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逸夫医院在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秦晓东主任在国际上率先尝试的腹腔镜技术,已经成功完成19例。为像王先生这样重度肥胖、传统手术风险极高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腹腔镜技术修复骨盆髋臼骨折
有何独特优势?
1.创伤极小,恢复快:几个“钥匙孔”般的小切口代替了传统的大切口,极大减轻了手术创伤,术后疼痛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视野清晰,操作精准:高清腹腔镜可将深部结构放大,提供开阔清晰的视野,医生操作更精准,尤其利于在复杂解剖区域避开重要血管神经。
3.出血更少:腹腔镜只需有限剥离骨折部位,保护了滋养血管。高清视野下可精确止血,加上气腹压力本身也有压迫止血作用,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
4.对肥胖患者优势突出:无需为了显露伤口而强行牵拉厚厚的脂肪层或延长切口,完美克服了传统手术在肥胖患者中“显露难”的核心痛点。
5.双侧骨折显露更优:对于累及双侧的骨盆髋臼骨折,腹腔镜技术无需增加额外的大切口,即可完成双侧操作。
医学的进步,正是为了不断突破禁区,惠及更多患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医院集团逸夫医院骨科团队勇于创新,将成熟的腹腔镜技术跨界应用于高难度的骨盆髋臼骨折修复,成功救治了传统手术难以企及的超重患者。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更是以患者为中心、不断追求微创精准医疗理念的生动体现。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会有更多复杂创伤患者受益于这种先进的微创治疗方式,更快地重返健康生活!
专家介绍
秦晓东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担任中国医疗促进会骨盆髋臼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盆髋臼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副组长,国际创伤矫形协会(SICOT)中国区足踝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促进会江苏省足踝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会足踝学组委员。
专业方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擅长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复杂足踝损伤和复杂足踝畸形矫正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临床上首先应用改良髂股两窗入路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取得优异的临床疗效并大范围推广,骨盆髋臼骨折精准复位固定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尹 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逸夫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麻醉临床和科研工作39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肺动脉高压、肺损伤、肺血管重构以及心力衰竭,对小儿麻醉、心血管麻醉及危重病人的处理、疼痛病人管理有丰富的经验,曾经在北京安贞心血管专科医院、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院研修学习。现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器官保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与围手术期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麻醉与镇痛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麻醉与疼痛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
曾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江苏省和南京市新技术引进奖各一次,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高层次人才项目和省科技局科研项目,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卫生局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立项。发表中英文论文90余篇,参加编译书籍5部,主编书籍2部,专利成果20余项。(通讯员 叶晶晶 李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