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江苏南京:以深层次改革全面激活“发展引擎”

2025-08-19 07:09:46|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

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聚焦事关全局的重点改革事项攻坚克难,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的改革成果。

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业领域AEO制度试点、率先开发“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探索服务退役军人高质量创业改革新路,全市退役军人创办的经营主体已达2.6万余家,年增值税纳税额超30亿元;鼓楼区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路径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创新打造“养老顾问”服务站,系统整合养老资源、畅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改革赋能,南京全面激活“发展引擎”。

凝聚改革共识

改革方向更明确、氛围更浓厚

南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

制定《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意见推进计划(2024—2028年)》,为未来五年的南京改革绘就新蓝图、明确新路径;

制定《中共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推动实施十个方面(九大领域+改革组织领导)37项改革任务;

印发《2025年“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课题、一园区一突破、多领域一集成”改革工作方案》,更加突出市区联动、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和园区共建。

目标明确,才能精准发力。近日,全国首个实体化线下“涉企综研联检服务中心”在南京市六合区正式启用,该中心设置检查统筹、综合研判、执法询问等核心功能区,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整合应急、消防、市场监管等11个高频执法部门人员集中入驻,实现实体化联合办公,旨在破解“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难题,让企业“一次进门”,享“全科体检、终生服务”。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市委深改委第34次会议上获悉,一年来,南京各级各部门愈发注重以改革思维打开发展局面、激发市场活力,市、区领导以联系的重点改革任务为抓手,靠前指挥、主动作为,有力推动城市更新、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文商旅协同发展等任务落地落实;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各负其责,对照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四个一”改革方案,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发挥牵引作用

改革动能更强劲、成效更明显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一年来,南京市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引领带动各领域协同深化,为推动全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6月,南京出台全省首个工业领域AEO制度《南京市工业领域经认定的经营者(AEO)制度试点实施方案》,以“免申即享+告知承诺”的方式,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分级分类检查,进一步提升行政检查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成为落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试点启动后,经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等15个职能部门综合认定,全市共有726家工业企业获得工业领域AEO制度首批试点企业资格,试点企业范围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南京因地制宜探索改革,除了启动AEO制度试点,还印发《南京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重点围绕要素、服务和制度3个维度出台10项举措,今年已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两批36个。同时,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上半年124项改革任务整体完成进度达90%;深化“综研联检”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应用,上半年全市执法部门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4.71%。

聚焦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南京改革成效更明显,发展动能更强劲。一年来,全市上下积极谋划探索以“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为创新枢纽,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试验田”;出台支持江宁园区联动发展专项政策,上半年江宁所有园区规上服务业营收增幅均超全市10个百分点、全区固投增幅超全市近12个百分点,改革效应初步显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南京综保区(龙潭片)“网购保税商品与国内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被商务部等九部门面向全国推广。

强化典型培育

改革联动更有力、特色更鲜明

改革落地,关键在人,核心在作风。南京鲜明树立改革导向:以优良作风建设保障改革攻坚持续发力,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说到做到的干事创业活力,充分调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市、区两级领导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以联系的重点改革任务为抓手,亲自抓、带头干。市委改革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商务局分别牵头板块、部门、园区的改革,负责牵头领域改革议题谋划、决策审议、考核评估等。“市委深改委—市委改革办—改革专项小组”三级推进机制务实高效,聚焦全年改革部署,协调联动、同频共振,切实增强改革推进合力。

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据悉,2018年以来,南京累计承担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改革试点13项,其中正在推进的8项,在手的部省级试点65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北斗规模应用、国家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在此基础上,我市不断健全试点经验挖掘、培育、总结、宣传、推介一体化机制,推动各单位研究凝练、主动报送经验案例,争取更多有南京特色、有机制创新、有借鉴意义的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目前,南京已依托《改革进行时》融媒体节目、新华社智库报道、金陵瞭望专刊等打造起立体宣传矩阵,“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网统管”等12个案例获评全国改革典型案例,形成全链条闭环推进的改革工作格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下一步如何以集成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南京已经在行动。

记者了解到,近期,我市“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小组已分头对板块、专家进行访谈,对一些重大改革问题进行前瞻性思考,着力推动重大改革举措、事项、项目与“十五五”发展规划更好协同起来,以期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增强制度集成供给,以深层次改革积蓄更大推动力、以系统性改革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城市竞合新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为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杨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