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主场南京奥体中心,“苏超”,我们又见面了。
8月17日傍晚6时,随着29辆大巴车稳稳停靠在奥体中心客队球迷大巴专用停车点,1200多名乘坐专列来宁的盐城球迷开启了他们的燃情“苏超”之夜。
彼时,奥体中心北门及奥体大街与江东中路交叉口,接驳专线排队停靠,球迷走下接驳车,步入奥体中心。
体育场各个入口,人流排着队,有序入场。
等候6万多名球迷的,有守护大家平安畅行的民警,有细心周到的工作人员,有微笑服务的志愿者……这场球赛,不仅有绿茵场上的“足”够激情,更有赛场内外随处可见的温情和礼让,“苏超”在球迷心中什么样?文明,应该是大家共有的印象。
交通引导,好“行”
中午12时,奥体中心体育场的气温逼近35℃。南京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机动大队警力已经到达体育场内执勤点。
“这里是客队球迷大巴停车点,我们要提前清空场地。”五中队中队长李幻和同事们负责的是客队球迷大巴抵达奥体中心后的停车引导。不远的地方,铁骑中队中队长周曙光带着队员驾驶警摩在体育场外的环下路巡逻,对违停车辆进行清理。
下午2时30分,江东中路、奥体大街路口东南角辅道,交警四大队民警已经完成了路面违停清理,规划出接驳车停靠区。
下午5时10分,第一辆接驳车驶进,这里就是接驳专线2号线的停车点,四大队在此部署警力,引导接驳车快停快走。
从下午5时开始,以奥体中心为“圆心”,前往奥体中心观赛的车流明显增加,在数百名交警的指挥下,周边道路保持通畅。
6万多名球迷观赛,畅行,是赛事保障的重要一环。南京交警在7月5日主场保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交通保障方案:机动大队在南京南站“接站”,引导客队球迷大巴车队,沿路设置绿波带,半小时可达奥体中心;金陵飞鹰无人机战队从空中9个机位及时对奥体中心周边车流变化进行研判;释放奥体中心周边1万个共享停车位,通过交警现场指引和高德、百度导航,指挥开车前往的球迷停车。
乘坐地铁前往奥体中心是更多球迷的选择。下午5时,地铁2号线奥体东站地铁出站闸机前已形成人潮。南京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公安局城西路派出所所长杨菊花正在这里引导出站球迷。该局研判客流“热力图”,将力量集中投放在地铁口、公交接驳区、出租车候客点等关键区域,地铁站内外引导用的铁马路径,也按人流走向做了调整,让球迷看得明白、走得顺畅。
这次,南京市公安局还首次建立“苏超”安保3D模型——对奥体体育中心进行3D建模,对球赛各项安保元素进行标注、直观展示,南京警方依托该平台,开展扁平化指挥。
地铁、公交等部门也为“苏超”增加了运力:在散场高峰时段对2号线和10号线最大化投放,压缩行车间隔;除了两条接驳专线,奥体中心周边11条常规公交线路拟增加20%运力;向巡游出租车企播报奥体区域运力热力,准备2500辆储备运力。
文明观赛,“加”分
下午5时15分,载着1200名盐城球迷的专列缓缓驶入南京南站,出站口瞬间被热烈的欢呼声淹没。陈国荣举着欢迎横幅,和其他球迷一同挥动着手臂,迎接家乡球迷的到来。
陈国荣是南京生活了十余年的盐城人,也是盐城N4A球迷会的资深成员,此次南京队对阵盐城队,N4A球迷会专门制作了“回家” 与“欢迎回家”海报。N4A球迷会对主场的服务称赞有加,“我们的大巴车有警车引导,到达奥体中心后入场指引清晰,志愿者们在高温下坚守岗位,令人感动。”
比赛尚未开始,看台上一件“混搭”球衣吸引了众人目光——左半边是南京队标志性的蓝色,右半边是盐城队醒目的红色,两种颜色从衣身中央巧妙缝合。这件球衣的主人是42岁的陈建军,他是盐城人,已在南京工作生活了15年。
比赛中,陈建军的呐喊从未停歇。南京队发起猛攻时,他吹起助威喇叭为南京队加油;盐城队防守成功时,他又挥舞盐城队的助威毛巾欢呼。
“看,它们好可爱啊!”安检通道前,不少球迷都被几位特殊的“安保员”吸引了目光,它们是第一次参与赛事安保的警用机器狗。四足驱动、装备激光雷达与多维相机、360°环境感知与导航避障,可在赛场中对可疑物远程排查与处置。
比赛开场临近,大量球迷正涌入看台。不少人打开手机摄像头,开启AR实景导航找座位。奥体中心体育场共有6万多个座位,为方便球迷快速找到座位,南京警方首次与大麦网、高德地图等科技公司合作,将每个座位的导航嵌入购票App票夹内,球迷可通过票夹上方的座位导航链接,点击开启一键导航。
“金陵风盐阜情,龙盘鹤舞展新篇”,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看台上,展现“宁盐”双城友谊的标语高高挂起……赛后,在盐城队的客队休息室中,一封手写家书映照出两城的惺惺相惜。“一谢热忱,暖在日常。二谢相知,情在血脉。三谢真情,久在岁月……兄弟情分未散场,盼到盐城再续长,热热辣辣到远方。”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在每个看台区域,南京赛区都提供了免费饮水,并贴心地配有一次性纸杯。此外,现场还增加了道路洒扫喷雾降温。为了全方位做好赛事保障工作,本次比赛,南京赛区共设置医疗点位29个,共投入11辆通信保障车等,确保赛事圆满进行。
“百日快乐,欢迎回家。”赛后,全场观众和志愿者一起清理看台,带走垃圾,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成为全省球迷共同的“家园”。绿茵场上的较量终会落幕,但南京与盐城携手并进的故事,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大地上延续。
当天,团市委从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警察学院等高校招募了680名志愿者,服务于观众服务区、饮水点、医疗点、检票口等场所。
畅游南京,有“礼”
17日上午,来自浙江嘉兴的球迷小易一进入黄埔大酒店,就感受到浓浓的“苏超”氛围感。前台办理入住的地方设置了“苏超”球迷乐享通道,酒店为球迷提供专车接送到球场的服务。“拿着球票还可以打卡景点,在南京的行程被安排得顺顺当当,尽兴又省心!”他说。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球迷和游客在宁“宾至如归”,此次市文旅局还组织全市星级饭店推出“‘苏超’球迷乐享酒店”品牌,此举为全省首创。各饭店在大堂、餐厅等公共区域营造浓厚的“苏超”氛围,并结合自身特色,推出面向球迷的房价优惠和温馨服务。
除了景区、酒店的贴心服务,看球赛游南京,南京有“礼”了:8月15日—8月17日,包括夫子庙大成殿在内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6家知名景区景点,对盐城市民和持8月17日南京主场球票前来的球迷均免票;只要拿着8月17日的赛事票根,就可以享受共367家经营主体带来的各项福利,涵盖了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打车出行等优惠。
晚上9时30分,终场哨声响起,警用无人机升空,俯瞰的画面中,交警手中的执勤发光棒成为“退潮”人流中的航标,刷新纪录的60633名观众26分钟“丝滑”离场。
当晚,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南京公安、南京交警有心了!”
“比赛第一 文明并列第一”“文明是无声喝彩 尊重是最强助威”……这是赛场边悬挂的横幅。
对球迷热情周到的服务,赛场内外随处可见的礼让有序,球迷之间的温情互动……球赛结束,比分定格,但关于“苏超”的记忆,终会超越赛事和比分,在这座城市的文明名片上,留下最新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