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青年作家陈伟军推出新作《神鸟的岛屿》

2025-08-15 07:37:5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青年作家陈伟军推出新作《神鸟的岛屿》

碧波孤岛守望“神鸟” 童真视角照见成长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王峰

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一群被称为“神话之鸟”的珍稀海鸟——中华凤头燕鸥正划破长空,洁白的羽翼之下,是浙江韭山列岛上日复一日的守望,也是小说中少年江小鹏推开成长之门的一场夏日奇遇。

近日,青年作家陈伟军的新作《神鸟的岛屿》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陈伟军以儿童文学特有的清澈目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转化为一场少年与神鸟的奇妙相遇。

《神鸟的岛屿》讲述了12岁少年江小鹏暑期探访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哥哥,并参与护鸟志愿保护工作的故事。他结识了喜爱绘画的少女林芊芊、渔乡少年阿海等不同背景的少年,从对护鸟工作的懵懂好奇,到深入了解燕鸥习性、理解保护自然的意义,更在文化碰撞与彼此接纳中实现成长。小说以少年江小鹏的视角穿针引线——从初登海岛的青涩稚嫩,到跟随哥哥脚步的笨拙尝试,最终参与护鸟志愿保护工作的历练成长,少年们用纯真的爱心、责任与担当为中华凤头燕鸥遮阳避雨时,生态保护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每一位读者可感可触的成长轨迹。

这部以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真实事迹为蓝本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打造的年度重点作品。以儿童文学书写宏大的主题,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陈伟军借助少年的视角,以小切片透视时代大主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在他看来,当代的少年儿童一出生就置身于互联网浪潮之中,获取知识更加便捷,眼界更加宽广,他们渴望着题材更广博、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文学作品。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陈伟军一年之内五次登岛,对一线护鸟志愿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亲历过数次“五脏六腑似乎都被搅动”的剧烈晕船,也见证了燕鸥群如白色风暴般盘旋岛屿的壮美景象。小说中江小鹏的哥哥江大鹏这一角色的真实原型是象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负责人丁鹏,正是中华凤头燕鸥的重要守护者之一。他扎根荒岛十余年,在海岛的风雨与孤寂中,从一个“门外汉”成为“神话之鸟”最信赖的好朋友。从第一年招引试验6个月驻守荒岛,到如今创造了累计孵化179只、占全球繁殖总量80%以上的奇迹——这对全球仅200多只的极危物种来说,显然是令人欣喜振奋的好事了。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必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解读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神鸟的岛屿》是一部具有多重内涵的佳作。

“在孩子的世界里,大自然中的生命教育更是不可缺失的一课。新时代的少年应当走出书斋、走进自然,在更广阔的生命世界里乐观、健康地成长。”陈伟军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故事脉络之中,海岛的原始环境给予了孩子们自由探索成长的广袤舞台,让他们感受到生命孕育的坚韧,在体悟中获得生命的活力,彰显了当代少年的时代气象。如果这是一条明线,那么处于暗线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议题也同样值得深思,因此,《神鸟的岛屿》不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对于家长、老师来说,这也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好书。

儿童文学也需要创新表达方式来满足小读者们的不同需求。从《少年奔跑在田间》开始,陈伟军就尝试创作同名主题曲。而今,“文字+音乐”的组合已然成为陈伟军作品的“标配”。《神鸟的岛屿》同名主题曲由陈伟军作词,知名音乐人谢知言作曲,留声机童声合唱团演唱。音乐元素的加入,让文字充满流动性和跳跃性,让读者合上书本之时,旋律的余韵仍然在心间流淌,可看、可听的版本也增加了阅读趣味,让儿童文学更有趣。

作者:邢虹 王峰 责任编辑: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