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天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杂技与木偶艺术犹如两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迷人魅力。2025年江苏省文华奖终评暨惠民活动(杂技木偶专场)演出近日在南通更俗剧院上演,这是一场汇聚江苏杂技与木偶艺术精华的盛宴,为观众带来一次震撼心灵的视听奇幻之旅。
惊险动作、灵巧身姿,一次又一次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此次专场演出的6个杂技木偶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江苏杂技木偶艺术的独特魅力。舞台“燃”了,木偶“活”了。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比拼,也是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更是一次文化惠民的暖心之约。
传统技艺的坚守与致敬
杂技与木偶艺术,皆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记忆。在本次专场演出中,对传统技艺的坚守随处可见。
江苏省杂技团创排的杂技《水乡奇兵——秋千蹦床跳板》拉开了这场艺术大秀的帷幕。节目以新四军抗战为背景,巧妙地运用秋千、蹦床、跳板等道具,通过杂技语汇生动地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护旗故事。演员们在高空中的惊险表演,每一次跳跃、翻转都扣人心弦,展现出刚健粗犷的力量之美;而低空表演的精湛技巧,又体现出灵动的优雅之韵。在紧张刺激的表演中,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感受到新四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让红色文化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得到传承与弘扬。
南京市杂技团的《凌风——爬杆》则通过行云流水的杆上技巧,将王继才夫妇守岛卫国的动人事迹搬上舞台。演员在数米高杆上完成绕杆飞旋、倒挂金钟等高难度动作,如凌驾于风中,一气呵成,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随着表演的推进,观众仿佛看到这对英雄夫妇在孤岛上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坚守信念,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让人们在欣赏杂技艺术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尽管专场演出中木偶节目数量较少,但其所蕴含的传统技艺依然引人注目。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江苏省木偶剧团)、扬州市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演的《偶趣盎然》,从木偶的制作工艺来看,精美的雕刻、细腻的彩绘,无一不彰显着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在表演技巧上,无论是杖头木偶的举、挑、捻、拨,还是提线木偶的提、勾、挑、弹,演员们都运用得娴熟自如,给木偶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木偶技艺传承的不易与可贵。
传统技艺是艺术的根脉,是当代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次专场演出的精彩呈现,让观众领略到传统艺术的深厚魅力,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时代精神的融入与共鸣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作品富有当代气息是专场演出以巧妙构思触碰时代命题的又一特点。
射阳县杂技团的《草原魂·顶》堪称传统顶功技艺的代表。演员以千年顶功技艺诠释草原精神,别具一格,通过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刚柔并济地展现草原勇士的豪迈与坚韧。高低相倾的造型,动静相宜的意境,将杂技的高、难、新、美与草原勇士的自由奔放、坚贞勇敢完美融合。该节目曾入选多个重要赛事和项目,其艺术价值得到广泛认可,也让观众领略到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杂技艺术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传统杂技技艺在岁月长河中沉淀的独特韵味。
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的《逆行者·梯》则聚焦当代消防英雄。节目运用“晃梯”“轿子”两种技巧,重构火场生死图景。杂技演员们以人体为梯,紧密配合,在晃梯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消防队员在火海中逆行而上、舍生忘死的英勇形象。这一作品不仅体现了杂技艺术的惊险刺激,更传递了对当代英雄的崇高敬意,引发观众对生命、责任和奉献的深刻思考,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正能量。
这次专场演出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以艺术形式反映时代精神和人们的信仰追求,使古老的杂技与木偶艺术在当代找到新的价值坐标。
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融合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艺术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融合。本次杂技木偶专场演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与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的杂技《飞机术》便是创新的典型代表。节目中,不断旋转、飞扬的飞机板,带领观众领略传统杂技的“新”与“变”。演员们操控飞机板的技巧与现代舞蹈的动作相结合,配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使整个节目充满现代气息和时尚动感。这种创新不仅为传统杂技注入新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木偶剧在表演形式上也不断创新,《偶趣盎然》融合了现代科技和多种艺术元素。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逼真的场景,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在音乐方面,不仅采用了传统的民间音乐,还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在剧情设置上,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木偶的演绎,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价值。
这场杂技木偶专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从传统技艺的精湛展示到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创作,从高难度技巧的惊险呈现到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心血与智慧。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艺术盛会显得尤为珍贵。它为杂技和木偶艺术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风格艺术之间相互借鉴,推动杂技木偶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提升了公众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和热爱。希望能有更多这样优秀的作品涌现,让古老的杂技与木偶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据江苏网络文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