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娃劲头足!校园赛事玩出花

2025-08-08 07:36:19|图文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钱红艳

棒垒球场上,球员们挥棒、奔跑、接球,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让人喝彩;排球馆中,球员们跳跃、扣杀、扑救,每一次成功的配合都让人振奋;射箭场上,选手们拉弓、瞄准、发射,每一个动作都诠释着专注……

近日,伴随着多场赛事的落幕,南京市今年的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赛事过半。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超10万人次参与其中,预计全年14项赛事将有近20万人次参与,加上各类校园足球赛事,南京大批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联赛项目丰富多元,小众项目也受热捧

“全垒打!太棒啦!”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软式棒垒球联赛U10组决赛中,伴随着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参赛队员王恩在最后一棒击出全垒打,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最终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通过加时赛赢得比赛,以全胜战绩勇夺市冠军。现场,队员们奔跑、呐喊、拥抱,一片沸腾……

像这样激情澎湃的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场景,今年4月以来,南京每个月都在上演。

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是南京校园体育的品牌项目,从2016年举办首次联赛到今年已是第10个年头。联赛采用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每年各月份定期组织体育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从最初10个项目发展到如今近20个项目,除了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外,棒垒球、射箭、高尔夫、攀岩、轮滑等小众项目的比赛同样参赛者众多,比拼激烈。

以今年6月举行的软式棒垒球联赛为例,来自全市30所学校、65支队伍的近90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到比赛中,仅三、四年级(U10)组别就共有24支队伍参加比赛,创历史最高。今年4月举办的校园射箭联赛,全市也有45支队伍近200名运动员参加。

“近年来,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持续创新升级,赛事项目不断丰富多元,新兴小众项目纷纷被纳入竞赛体系,为的就是让拥有不同体育特长的青少年都能找到展示舞台。”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校一品”筑基,超85%学校有体育特色项目

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之所以能够形成项目多样、特色鲜明的赛事格局,离不开全市校园体育深厚的群众基础。

记者了解到,为了发挥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南京在南京青奥会期间就开始推进中小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工作,截至目前创建了236所市级阳光体育学校和29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市85%以上的中小学校各有体育特色。

“在此基础上,南京结合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课程改革,加大校园学生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建设,于2016年成立了‘校园阳光体育节十大联盟’,举办体育联赛,营造年年都有活动、月月都有比赛的运动氛围。”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近年来,南京教育部门还联合体育部门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即每个区至少推动5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推动区域学校体育优势、特色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布局学校超过400所,并支持20所初中和40所高中开展年度小升初体育特定类型和初升高体育特长生招生工作。

同时,南京进一步加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体适能”项目试点工作,分两批公布114所试点学校名单,开展体适能运动,举办区级、市级比赛。

据介绍,正是这种“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常态化培养机制,使得各项运动逐渐积累起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普及—提高—展示”的良性循环,也保证了赛事的专业水准,更让每个新项目都能找到忠实的参赛者和观众,南京每年参加各项赛事的青少年学生达到近20万人次。

“健康第一”融入成长,阳光体育成果喜人

在上月落幕的2025年江苏省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南京金陵河西学校参赛选手火力全开,获得男团全省冠军、女团全省亚军。来自高中部的赵毅同学摘获男单冠军,更携手王昱翔同学获得男双冠军。

作为“南京市羽毛球体育特色学校”,金陵河西学校在小学部开设羽毛球校本课程、周六俱乐部课程、课后服务课程,在初中、高中、国际高中开设羽毛球选修课,并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小学、初中、高中羽毛球队进行专业训练,这几年在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

多年来,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下,南京将运动的快乐融入日常课堂与竞技赛场,孩子们在汗水中增强体质、在协作中健全人格、在坚持中磨炼意志。

数据显示,近年来南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升,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各项赛事成绩更是耀眼:2019年,由南京一中、三中组队的男排、女排代表队在世界中学生U15排球锦标赛中双双夺冠。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江苏代表团14个代表队中有13个项目由南京部分中学牵头组建,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2022年,第二十届江苏省运会,南京市代表团取得293.5枚金牌,金牌数全省第一,并获得青少部学校体育工作奖一等奖;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江苏代表团(中学校园组)共获得22金16银13铜,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其中,南京牵头组队的代表队获得17金13银12铜。

在2025年高校录取中,南京体育特长生升学情况同样喜人,统计显示,全市有200多名同学凭借体育特长升入理想高校,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

作者:钱红艳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