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半年市场份额10.5%
南京埃斯顿位列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第一
南报网讯(通讯员 陈欣苇 记者 徐宁) 据MIR DATABANK最新数据统计,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个季度位列中国机器人市场第一,截至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10.5%,引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同时也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提升至55.3%。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埃斯顿如何持续维持出货量增长的驱动力?以“AI+机器人的工业智能体”来升级核心竞争力,是埃斯顿的选择。
当前,免示教焊接、免示教打磨、视觉引导无序抓取等解决方案,将运动控制、机器视觉、AI编程等多种跨领域技术进行融合,实现了免示教、部署方便、易用性提升。
埃斯顿在2025年初发布开放性更高的NGC控制平台之后,在德国Automatica展会上正式发布支持开放性更高的二次开发的ERI(机器人实时外部控制接口)实施操控平台,提供实时交互通道,并为多机器人协同,机器人+外部轴/多维传感器等领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真正发挥了机器人作为未来产线中“工业智能体”的核心地位。
埃斯顿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融合智能化能力的机器人易用性、免示教、高安全性等特点,实现了“普通工人”到“高级技工”的快速转变,在钢构类焊接、曲面打磨/涂胶、激光焊接等机器人密度较低的应用场景中,快速实现应用场景的复制和市场需求扩增。
埃斯顿相信,新型“工业智能体”的发展,将推动机器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增。
融合AI技术的机器人,实现了应用场景“广度”的增加;贴近场景工艺软件的精进,是实现应用场景“深度”落地的关键。就在上月,埃斯顿喷涂防爆机器人取得证书,在金属加工领域贯通了压铸、冲压/切割、折弯、焊接、打磨、喷涂等所有应用工艺。
“我们基于场景应用构建的水平行业解决方案,覆盖家居、建材、家电等一般工业市场,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为进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埃斯顿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埃斯顿在汽车覆盖件冲压、结构件焊接、白车身焊装、汽车总装等领域均实现了全面开花。
此外,埃斯顿还延续细分应用战略,形成“水平工艺+垂直行业”的融合型智能制造完整解决方案,在解决单个客户需求的同时,将模块化的解决方案,以“菜单”选配的方式供应用户选择。
据悉,这是一种兼容了底层的技术统一,应用解决方案定制化的业务模式,实现从“单机销售”向完整解决方案迈进的里程碑,避开同质化的“内卷”向高价值场景进攻。
如今,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解决了中国产业链安全的同时,也帮助海外企业重塑智能制造“内核”,提升竞争力。新驱动力之下,作为“一哥”的埃斯顿,又将如何重塑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新格局?
据了解,2024年底,埃斯顿构建了全球75个业务网点,伴随上月底波兰工厂竣工投产,埃斯顿即将形成“海外3个+中国5个”生产基地的供应链结构,正式打开Local for Global(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模式)的新格局。
埃斯顿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机器人市场全新的变化,其“变”核心在高质量、高价值场景、高安全性发展,以及融合端侧的智能化技术,埃斯顿将努力真正让工业机器人从“编程设备”向“免编程、自判断设备”的转变,从而真正发挥生产数据价值,发挥出柔性化生产在“多品类、小批量”生产中的优势,发挥出AI技术普适性、低门槛的应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