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景区上新,网红景观频出,红色旅游火热
南京上榜“暑期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5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 实习生 史羽梵 通讯员 王腾飞 常成
这个暑期,南京力促文商体旅融合,传统热门景区上新玩法,新兴小众景点快速圈粉。红色游、研学游、休闲度假游等多种类型客群交织,文旅消费呈现出新活力。
日前,途牛发布了暑期旅游市场“半程”盘点数据,7月1日—8月5日,南京位列“暑期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TOP2,“暑期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5。
经典景区上新,让历史从书中“走出来”
“漫步秦淮河畔,历史不再是书卷中的文字,而是跃然眼前的鲜活画卷。”上个周末,游客吴楚然来夫子庙,观看了全新登场的大型音诗画舞台剧《十朝都会南京城》,赞不绝口。
这个暑假,南京景区“顶流”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接连上新。在大成殿尊经阁舞台上,7月26日起上演的《十朝都会南京城》,每一幕都再现了历史长河中的“名场面”。如《梅花三弄》章节展现了东晋名士桓伊在秦淮河畔即兴创作千古名曲的浪漫瞬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章节中,南唐后主李煜的千古绝唱和演员翩若惊鸿的舞姿相得益彰;《郑和下西洋》章节带游客重回大明盛世,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丽史诗。此外,景区还进一步丰富了夜游看点,自8月6日起每日18:30—22:00,不间断上演汉服巡游与舞蹈表演。“7月份我们一共迎客30万人次,同比上升了7%。”大成殿景区负责人吴双说。
其余不少热门景区也纷纷玩出“新花样”。在玄武湖景区,7月份日均客流量超过4万人次,8月1日全新迎宾的蒲仙岛水文化主题园,展出了传统欹器、铜壶滴漏、水利农耕装置等,迅速成为孩子们纳凉玩水的好去处。在钟山风景区,暑期以来客流连续高位运行,新晋网红——明孝陵梅花山的百年朴树被网友誉为“巨大的绿色能量场”,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打卡。
网红景观频出,特色新景点快速圈粉
“颐和路的歪脖子树,热度都快赶上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了!”“20:17,树下打卡的人依旧排长队。据说高峰期,来排队拍照的人甚至要等到凌晨1:00—3:00。”在小红书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近期去颐和路“歪脖子树”打卡的经历。
这棵新晋网红树“文艺腔调”十足,树杈向天空伸展开来,枝繁叶茂,映衬着背后的米黄色老建筑外墙,蓝色和橙色的屋顶瓦片,还有古朴方正的窗户,既有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又勾勒出典雅的建筑美学。记者在现场看到,排队打卡的队伍里不乏拿着网上照片按图索骥找过来的游客,还有穿着旗袍的年轻姑娘特意带着摄影师慕名而来。
类似这样的特色新景点,今年暑假不断涌现。如7月1日起正式开放的江心洲E3PARK体育公园,网球、篮球、足球、飞盘、棒球、橄榄球等多种运动项目一应俱全,市民游客除了能挥洒汗水和激情,还能在咖啡驿站、慢行步道上感受休闲慢时光,迅速成为亲子家庭的遛娃好去处。运行于奥体东站至鱼嘴公园站之间的有轨电车“咖啡专列”自6月底开通以来,也以壮美的落日景观、时尚的河西新城风貌出圈,运行后头一个月上座率高达近八成。
红色游和研学游火热,深受亲子家庭青睐
南京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科教资源,在这个暑期也吸引了全国多地的亲子家庭和研学客人。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暑假以来接待了众多研学游团队。如7月8日—10日,2025年度“小雨滴”志愿服务队中小学生分队的队员们通过3天沉浸式学习,化身“红色小主播”,用童声讲述动听的雨花英烈故事。
途牛数据显示,7月1日—8月5日,平台上的红色旅游主题产品预订热度显著增长。在“暑期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榜单中,南京位列TOP2。80后、90后亲子家庭成为主力军。
“我们每天放票4500张,基本都会被一抢而空。”昨天,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参观者中有六成是外地的游客,大部分是带娃来的亲子家庭。客源除了来自临近的地区外,还有来自湖南、广东,以及东北等远程地区的。
途牛数据显示,7月1日—8月5日,南京位列“暑期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5,“南京3日游”“南京一地深度5日游”等跟团游产品预订热度排名靠前。从来宁游客客源地构成看,来自江苏省外的游客占比接近75%,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地的游客数量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