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吴云青
@光明网:#一票游多日# 近日,有网友建议河北承德在避暑山庄景区推行“一票多日有效制”,将门票有效期延长至3到7天,并表示这一构想“不仅贴合游客深层需求,更暗藏激活承德旅游经济的‘金钥匙’”。这一建议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微评:当下,过分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门票经济”模式,局限性已逐渐显现,不少地方的文旅部门已从“卖门票”转向“如何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旅游业发展要着眼长远,摒弃短视的“小账”思维,把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服务经营好,别说“一票游多日”,就算免门票也不稀奇。
@新华网:#“营养师”# “产品包装上明明写的食用量是每日1到2片的维生素C,‘营养师’却建议我爸妈一天吃30到40片。”江苏的杜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某保健品“营养师”向其家人进行不专业的营养指导,不仅夸大保健品功效,还劝说家人“生病不用去医院,吃他们的产品就能好”。
微评:有些人打着“健康顾问”“营养师”“网红医生”的旗号进行“科普”“指导”,本质是为了卖货,却给消费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对此,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同时,需要有更多有趣易懂的专业科普内容扩大影响力,去伪存真。
@腾讯:#暑期安全# 今夏,云南玉溪某地要求学生家长每日必须在手机上完成两次“暑期安全提醒”打卡,未按时打卡的学生不仅会被老师在班级群直接点名,还会面临老师的电话催促。针对部分家长和老师的不满,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打卡是工作需要,旨在保障学生假期安全。
微评:暑期安全的确是重中之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功夫在平时,比如通过入脑入心的安全教育课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教育部门还可以联合公安、水利等部门,开展水库、江河等重点部位的巡查,防范溺水。相比之下,要求家长每天打卡,更像是一种形式主义,给老师和家长都造成了负担。
@中国之声:#共享充电宝泄密#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一些共享充电宝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甚至国家秘密的安全隐患,用户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智能终端授权给充电宝等非数据传输类设备,要果断拒绝各类非必要权限扩充申请,不将涉密终端设备连接共享充电宝等联网设备。
微评:当下,人们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多样的信息使用场景,而非法采集、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和手段也更具欺骗性、迷惑性。筑牢信息安全边界,需要凝聚众力、共同作为,对信息采集、储存、共享、披露等各环节进行全链条管理。
@紫金山新闻:#吊带裙提醒卡# 最近G2223次高铁上发生了一件暖心事儿。穿吊带裙的胡女士收到女乘警悄悄塞来的小卡片,不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拍下来发到网上狂赞“安全感拉满”,也引来百万网友围观叫好。为啥提醒“穿着清凉”注意安全,能让人这么舒服、网友还纷纷点赞?背后藏着公共服务的大智慧!请看“小金快D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