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卫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突出贡献永载史册。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造成的灾难,让世人刻骨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价值,对于坚守正义、维护和平、推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伟大的中国抗战,在世界上举起了反法西斯主义的第一面旗帜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式发生并非偶然,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妄图称霸世界,导致这场战争的必然发生。20世纪世界范围内上演了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这次大战结束13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就发动侵华战争,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帝国主义为争霸世界而进行的野蛮侵略行径,使战争再次降临到热爱和平的人民头上,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世界遭受更为严重的灾难,人类文明遭遇空前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了一些野心家的狼子野心从未消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力量重组中,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形成的轴心国,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和人类的灾星。1920年1月,根据《凡尔赛和约》建立的国际联盟,虽肩负维护和平的使命,却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在遏制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的崛起中,未能发挥有效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协约国成员,虽曾对德国宣战,但始终不放弃侵略图谋。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与意大利、德国法西斯主义结成联盟,通过疯狂发动侵华战争,迈出了将法西斯主义推向世界的第一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击奉天(今沈阳),武力侵占东北。这一事件标志着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点燃了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是其实施争霸战略的历史必然,与当时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崛起的国际背景紧密相关。日本以武力侵占中国的举动,绝不是中日关系的局部性事件,而是一场以争霸世界、发动战争、破坏正义、挑战人类文明为特征的侵略行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全局性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自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抗战,构成了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与反法西斯主义正义力量进行殊死较量的最早战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两个阶段构成完整的历史叙事。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的七七事变,为局部抗战阶段;从1937年全民族抗战至1945年取得伟大胜利,为全面抗战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了连续性的统一整体。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书写了不畏艰险、不惧强暴、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争的历史篇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推动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全面抗战的思想主张和路线方针,引领抗战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不屈斗争,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叙事,常以1939年英法对德国宣战作为开端。这种叙事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能反映法西斯势力瓜分世界阴谋的全部真相。事实是,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一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呈现出从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发展的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是局部的,但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进程而言,则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事件。法西斯主义国家向世界挑起的侵略扩张行动,以九一八事变为起始;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抗战,率先举起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面旗帜,成为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的最早战场。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这一论断体现了中国抗战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历史观,表明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既是为了维护本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也是为了伸张人类正义、保卫世界和平而作出的伟大壮举。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审视,中国抗战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战场,其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统一的叙事逻辑。将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从时间维度上,凸显了这场战争的连续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从空间维度上,增强了反法西斯主义伟大斗争的历史厚度和意蕴深度。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至1945年取得伟大胜利,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整时间链。最早开辟的中国战场,与此后形成的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大西洋战场连成一体,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景的空间场。将时间链和空间场相统一,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最早战场,具有串联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全过程的重要意义。只有正确纳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叙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叙事才具有完整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功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东方主战场”这一定位,高度肯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凸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大战场,在形成时间上有先后,主次上也有区别。在德国入侵波兰和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华大地,就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更是成为东方主战场。从整体观加以认识,各大战场的进展以及不同区域的形势,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多个方面发挥了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作用。
第一,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长达14年,堪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从头至尾坚持抗战的典范。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从一开始就坚定秉持着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正义的鲜明理念,在承担民族自卫使命的同时,勇敢地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战,不仅持续时间最长,而且作战规模巨大、战斗激烈程度空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造了重要的战略基地。中华民族在东方主战场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第二,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使日本侵略者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的阴谋。日本帝国主义确立的争霸世界的总战略,其侵略野心不仅局限于中国,还包括攻占苏联远东地区的北进战略、占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南进战略,以及企图进军印度、印度洋的西进战略。而实现这个总战略的第一步,便是占领中国。因此,日军将大量兵力投入到中国战场。但是,日军在中国遭遇到惨重失败,陷入了全面困境,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扩张侵略计划彻底破灭。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战,沉重打击了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称霸世界的野心。
第三,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给予盟国有力支持。欧洲等战场一些重大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中国抗战的贡献。世界大战需要整体的战略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需要总体性的协同作战,各个战场的战斗部署、行动计划、发展局势以及胜败结果,都相互影响。中国战事的发展牵动着欧洲等战场的局势,西方战局也影响着中国战局。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来看,中国抗战将东方与西方紧密连接、融为一体,组成了伸张正义、保卫和平、珍惜生命、反对暴力、战胜邪恶的力量联合体。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事实证明,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中华民族肩负着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重任,中国人民高举正义旗帜,在东方主战场上顽强抗争、浴血奋战、殊死拼搏,以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表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军民以巨大的流血牺牲,揭露了法西斯主义惨无人道的本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战火燃遍全球。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参战,84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被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造成了将近6000万人死亡,1.3亿多人受伤。这场人为的巨大灾难,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伤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之处,在于中国人民经受了无比残酷、艰难和激烈的战争考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多个战场中,中国是战火波及范围最广的战场之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其危害程度超过了以往列强侵略中国的任何一次战争。相应地,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抗战,也在反侵略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深刻地揭示了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惨无人道的本性。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来看,中国是牺牲人数最多的国家,付出的代价最为惨重。自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有一半的国土被侵略者践踏,930余座城市被日军侵占,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7%以上。全国直接承受战祸灾害的人口超过2.6亿。中国军民伤亡3581.9万人,占这场战争中全世界军人和民众伤亡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军人伤亡413万人。这些数据既彰显了中国军民用生命抗击侵略者的大无畏气概,也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中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的生命代价,具有怎样的价值?以上列举的数据,其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数量的庞大,更在于为揭示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本性提供了铁证。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对中国实施狂轰滥炸,视人命如草芥,疯狂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还惨无人道地用中国人的肉体进行实验,发明细菌武器来残害中国人民。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万人,这一惨绝人寰的血案震惊了世界,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中国人民以流血牺牲为代价,揭露了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惨无人道的本性。
战争的残酷在于践踏生命,法西斯主义的残暴在于滥杀无辜。中国人民以鲜血和生命告诉世人和平的珍贵,以数以千万的生命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英勇悲壮,气吞山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决不能忘却中国军民英勇献身的事实。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生命付出,永远值得世界的尊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彰显了捍卫正义、维护和平的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重大贡献是不可否认、无法磨灭的。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本民族的贡献而自豪,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也对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树立了全民族抗战的典范。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摒弃前嫌,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大团结局面。日军凭借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优势,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然而在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面前,这一妄想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战中,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时提出:我们主张中英美法苏五国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七七事变后,中国宣布“联合世界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为世界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的抗战外交目标,再次提出中、英、美、法、苏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1939年2月,中国向美、英、法、苏呼吁立即与中国共同行动,开展具有同盟性质的政治、军事、经济合作。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国家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率先倡导并通过艰辛努力,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这一贡献意义重大,功不可没。
中国抗战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从当时的世界格局看,亚洲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各国普遍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法西斯主义邪恶势力争霸世界挑起战争,不仅加剧了列强之间的博弈,更加深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亚洲各国成为严重的受害者。因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推进的过程,也是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194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延安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并创办东方民族学院,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打击法西斯主义,为东方各民族的自由平等与解放而努力奋斗。中国抗战在亚洲举起了抗击法西斯主义侵略的鲜明旗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树立了榜样,谱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篇章。
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宝贵精神财富。从日军侵略的铁蹄踏进中国大地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就开展了奋勇抵抗的伟大斗争。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敌人多么凶残,战争多么残酷,形势多么严峻,牺牲多么巨大,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动摇过血战到底的决心。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人人抱定必死之心,前赴后继;成千上万的抗日英雄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奋勇前进,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英勇就义,彰显出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不仅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从精神层面为诠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作出了中国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经历过战争灾难的人们,无比担忧历史悲剧重演;酷爱和平的人民,坚决反对战争幽灵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平,让战争远离世界,让祸患远离人民,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以史为鉴,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进动力,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坚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发展人类文明。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