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航学子跨越千里再赴“可可西里之约”

2025-07-23 07:55:0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九年接续守护 青春筑梦雪域

南航学子跨越千里再赴“可可西里之约”

□通讯员 周金蕊 张江瑶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姜静

“可可西里,我们来啦!”每年暑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爱在可可西里”暑期实践团的同学们都会前往可可西里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这样的坚持,今年已经是第9年,一届届南航学子,为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一次暑期实践,开启了9年的坚持

7月8日,作为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唯一长期合作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爱在可可西里”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从南京出发,经过长达40多个小时的奔波,跨越约3000公里,来到平均海拔4600米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爱在可可西里’暑期实践活动,明显感觉到人们的环保意识跟去年相比有很大提高,我的坚持也更有意义。”队长王新祥说。去年暑假,他刚上大一,看到招募通知后,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当时参加了团队招募的一次宣讲活动,听了上一届实践团成员讲述的可可西里的故事,我也想为那里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王新祥去年负责给游客讲解可可西里的故事,每一次讲解,都让他对可可西里的英雄们多了一份理解和崇敬。今年,他作为2025“爱在可可西里”暑期实践团的队长,带着20多人的团队再次奔赴可可西里。这也是从2017年开始,南航学子坚持在暑期前往可可西里进行志愿服务的第9年。

在讲解中理解英雄,做生态环境的传播者

抵达可可西里后,队员们顾不上休息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欢迎来到可可西里,我们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为您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团队成员赵诗雨、龙怡纯以及淳和互相配合,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解可可西里守护的故事,传递生态保护理念与英雄精神,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英雄索南达杰孤身对峙盗猎者、血染太阳湖的壮烈事迹,讲述了才嘎、才旦周、布周等历任守护者如何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爬冰卧雪、浴血奋战,推动可可西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融入国家公园的艰辛历程;讲述着可可西里从饱受淘金盗猎摧残的“生命禁区”,到如今藏羚羊种群恢复、盗猎归零、重归宁静的生态奇迹。

“我们累计为600余位游客进行了讲解。”队长王新祥说,希望通过每一次讲解,让英雄的故事被铭记,让守护的精神被传递,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为了让可可西里的环境更优美,晨曦初露,南航学子们的身影,就已活跃在青藏公路(109国道)索南达杰保护站段。他们手持垃圾袋和夹子,细致搜寻并捡起沿线散落的塑料瓶、废弃氧气罐和食品包装等垃圾。

面对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灼烤和高原反应带来的眩晕与乏力,他们咬牙坚持,日复一日奔走在巡护路上。“每一次弯腰,都是对历史的回应,对先驱的致敬,更是我们用双手在续写守护的承诺。”队员张思晨郑重地说。

设计文创产品,让爱心延续

“这些文创产品,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每一笔爱心收入,都将自动汇入生态修复专项账户。”在文创产品展柜,团队成员李怡君向游客介绍着文创产品。今年团队成员精心设计了融合可可西里壮美风光、灵动生灵(如藏羚羊)等系列产品,包括钥匙扣、明信片等。李怡君希望通过这些小小的文创,把可可西里的故事和守护的信念带给更多的人,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的爱心,能够为生态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

从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展厅讲解到全国各地宣讲,九年来,“爱在可可西里”团队每年以各类宣传教育的形式,将可可西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作者:周金蕊 张江瑶 姜静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