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出炉
南京170项产品上榜,首台(套)装备占比逾三成
南报网讯(记者 徐宁) 7月16日,省工信厅公示了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全省共1846项,其中,南京170项产品上榜。
根据《江苏省新技术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本次全省拟认定首台(套)装备41项、首批次新材料33项、首版次软件31项、“两新”技术产品1741项,共1846项。
首台(套)装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被誉为技术创新“皇冠上的明珠”。记者注意到,本次南京共有14项首台(套)装备入围名单,占全省总数约34%。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JW-MCM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该公司开发出MCM钛石膏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解决了传统钛石膏因晶体细小、杂质多和含水率高等问题,经煅烧后可制备成高附加值的建筑石膏粉。该技术从源头上将钛白酸性废水制备成建筑石膏粉,实现钛白企业可持续绿色发展。
首批次新材料类别,南京共有4项产品入围,分别是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超低排放用低阻膜过滤材料、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医用激光光纤、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绿光材料)和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用ЖC26-BИ系列合金。
首版次软件产品是指企业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功能或性能有较大突破,在该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或填补市场空白、打破市场垄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首次销售的同一产品名称、同一版本号的软件产品。南京作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有11项首版次软件产品“上榜”,展现了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
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AI底座成功入选该类别。“依托自主可控且全面的‘AI+机理+仿真+优化’技术体系,通过数字专家知识库的建设,为有数据、有算法、有模型、有经验的人提供自主开发智能应用的工具。同时,结合大模型的赋能加持,用户可以自主打造智能化应用,轻松实现生产、运营优化,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和升级。”天洑软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基于天洑工业AI底座开发的产品已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不俗实力。其中,珠海经济特区广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洑软件联合研发的“基于AI的大型火电机组生产设备在线故障诊断与智能预警系统”,核心便是基于天洑工业AI底座开发的火电厂智能监盘系统。
该系统集成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状态监测、异常预警、优化分析及联动控制功能,通过AI算法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预判,有效保障火电厂安全运行并显著提升发电效率。
“该系统自上线后,成功预警并辅助处理了数十起设备隐患,有效避免了多次非停、RB及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效益超百万元。”天洑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在“两新”技术产品类别,南京有141项产品“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