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胥欣
南报调查
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也带来了乱停车等管理难题。在一些热门路段,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导致其他车辆和行人“有路难行”,基层管理部门备受困扰。
今年5月14日,南京日报“听语+”发布报道《独家披露:全市即将推广“四化一网”新模式》,从今年7月起,南京采用共享单车管理新模式。
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共享单车管理新政实施半个月以来,共享单车保有量大幅下降,我市乱停车局面得到极大改善,很多路面变得“清爽”,使得道路还路于民。不少地区的城管部门正在根据辖区实际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布局,确保新政的实施效果。
实施现状:堆积的共享单车没了,市民直呼路面“清爽”
今年5月,记者走访了河西地区的江东中路、雨润大街、河西大街和富春江东街,鼓楼区的南瑞路和模范马路,以及新街口商圈和夫子庙景区,记者发现共享单车乱停车的情况普遍存在,共享单车侵占人行道和慢车道,导致行人走路都得“闪转腾挪”或者绕路行走。
根据南京共享单车管理新政,从今年7月起,在南京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开启电子锁匹配电子地图,设置禁停区、可停放区,引导市民规范还车,逐步实现车辆依图停车入栏结算。
7月2日,记者再次走访以上区域,发现乱停车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当天上午11时半,记者来到南瑞路和模范马路,当初占据人行道和盲道的共享单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十辆共享单车整齐有序地停放在还车点内,以往数辆共享单车“叠罗汉”的现象也随之消失。
随后,记者来到新街口商圈和夫子庙景区观察发现,原先占据慢车道堆积的共享单车没了,共享单车全部有序地停放在还车点内,慢车道因此变得通畅。
当天下午,记者又走访了河西地区的江东中路、雨润大街、河西大街和富春江东街,情况同样得到好转。
市民张女士说:“原先该区域因共享单车乱停车导致走路困难,尤其在一些地铁口情况更严重。经过整治,情况得到好转,共享单车全部停放在还车点内,道路变通畅,大家走路的速度都变快了。”
在共享单车的操作界面,记者看见电子地图上显示手机定位位置的周边有数个还车点,显示为“P”区域。使用规则中说明,用户需要在地图所示停车点“P”内还车,停车点外还车额外收取5元/单的车辆管理费。
记者随后又在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骑行页面看见,各家在电子地图中都标注有禁停区域,比如新街口核心区域就属于禁停范围。另外,各家对于一些细节有不同的提醒,有的品牌单车规定,地图中标有“P”字样的为可还车区域,如在服务区外还车,除骑行费用外,将额外收取最高50元/单的车辆管理费;有的品牌单车提醒,车辆聚集处未必是停车点,需要以地图上的停车点为准,若车辆停至禁停区需缴纳5元的调度费。如果出现定位不准确,或者正常区域无法还车的问题可以及时向平台申诉。
具体举措:共享单车总量下降,基层管理部门优化管控
针对共享单车乱停车一事,不少基层管理人员坦言,共享单车总量的无序增长,是乱停车的主要根源。因此,在共享单车管理新政中要求,由各区城管局上报共享单车合理投放量,要求3家共享单车企业严格执行。
玄武区城管局相关人士透露,玄武区停车中心已经要求3家单车企业开展车辆压减工作,重点对超投车辆进行减量处理,同步加大对路面积压和堆积车辆及老式机械锁车辆的回收力度。目前,累计核减车辆1万余辆,当前总量已基本接近区域承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辆过剩导致的停放乱象。
秦淮区城管局组织力量清理老旧破损、未备案、机械锁单车1万余辆,单车保有量已经减少至2万余辆,降幅达43.5%。
建邺区城管局则督促单车企业施划电子围栏区域,约能停放单车3万辆。目前,共回收破损单车557辆,未备案车辆6237辆,机械锁老旧车辆4003辆,所有回收车辆已由各家单车公司归仓,等待下一步拆解报废或外运处理。
为了配合落实电子锁匹配电子地图的举措,不少城管部门都要求单车企业推进电子围栏全覆盖。
据了解,玄武区城管局推进全区电子围栏点位互联互通,已在主次干道、商圈、小区周边等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围栏超1000处;秦淮区城管局推进电子围栏共施划1283处,覆盖全区,可容载3万余辆单车,对22处电子围栏补划调整;建邺区城管局核实完成施划电子围栏940处。
各区城管部门还根据自身特点,在新政基础上进行优化管控。
玄武区强化部门协同管理,联合街道、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加强日常监管力度,针对部分重点地铁口周边区域,安排人员开展早晚高峰定点巡查;秦淮区将运维人员由55人增加至99人,增长80%,后期将按照万分之五十的标准逐步补齐运维人员;建邺区城管局每日对3家单车企业进行扫码检查未备案情况,督促各单车企业回收未备案车辆,采取集中清理、逐街扫码的方式,3家单车企业运维车辆跟随,对未备案车辆进行拍摄二维码登记、装车,由企业进行外运或拆解报废处理。
保持长效:长期落实好管理新政,各家因地制宜出新招
新政实施后,如何长期保持效果?
记者采访中得知,各区城管局也在因地制宜优化管理方案。
“新街口商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共享单车无序增长,加上外卖小哥抢时间停车取餐,该地区的停车秩序不好管。”城管工作人员称,借着共享单车新政的东风,辖区城管部门拿出新举措,一并根治停车乱象。
据了解,玄武区停车中心结合商圈高密度人流、车流特点,通过“新增+优化”双措并举,打造规范化停放区域。目前,已在中山路德基停车场出入口新增1处快递外卖临时等候区,同时对德基一期工商银行周边、德基二期公交站台周边及长江路丽思卡尔顿酒店周边3处既有区域进行出新复划,4处停放区总面积约200平方米。自投入使用以来,通过设置醒目标识、施划专属车位线,商圈内快递外卖车辆违规停放现象有效减少。
同样是管理新街口商圈南侧区域的秦淮区城管局,也打造了外卖专属停车区。秦淮区城管局介绍,新街口区域增设了11处外卖车辆临时停车点,共计205平方米。设置停放标识标牌,标明可停放车辆及时间,地面喷涂“外卖快递临时停车点”蓝色标记,在用餐高峰期开放,安排专人管理,有效缓解了在高峰期外卖小哥车辆无处停放,影响交通的情况。
7月4日中午,记者在新街口商圈看见,这里的外卖电动车专用泊位已经正式启用,现场有专人引导。
市民王先生称,以前新街口地区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状况不佳,自从共享单车新政实施后,加上外卖电动车专属泊位开放,现场停车秩序大为改观。
在新政具体实施过程中,虽然共享单车乱停车的情况有了极大改观,不过,因管理不到位,个别点位有返潮现象。
7月3日至7月10日,记者多次在元通地铁站附近看见,夜间在商业体门口,大量共享单车堆积在慢车道上,导致骑车市民通行不畅。在龙江地铁站早晚高峰期,也有部分人员直接把共享单车往车堆里面一插就走人。
面对该情况,不少城管人员坦言确有其事,主要是电子围栏未设置到位。对此,各区城管局正在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玄武区城管局相关人士透露,已经要求划定禁投区域,在地铁口100米范围内设置共享单车禁投区,严禁企业在此区域投放车辆,督促企业及时清理淤积车辆;聚焦车辆停放频次高、管理难度大的路段,持续优化电子围栏点位布局与设置精度,通过细化分区、增补标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管理针对性,引导车辆规范入栏停放;积极配合市停车中心开展文明停车宣传活动,协助引导市民规范停车,提升文明停车意识。
秦淮区城管局拟在新街口区域尽快完成扣分系统的上线工作,最大限度利用禁停区域控制共享单车在电子围栏内停放。根据新街口区域试点的经验,逐步启用各区域电子围栏,规范单车停放。
建邺区城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电子围栏的具体点位会在实际使用中逐步完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或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