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旅游遭“彩信轰炸”不是引客是赶客

2025-07-11 07:27:0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吴云青

近日,一名安徽游客到河北旅游,6天内竟收到30多条宣传广告,“一看全是河北文旅发送的彩信,手机内存激增7个G。”这些彩信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三大运营商发送,每条包含5段视频,内容虽丰富,但密度之高、频率之大,让人直呼“吃不消”。多名网友跟帖反馈,进入河北哪怕只是省内位置的短暂移动,都可能“触发”河北文旅的短信发送机制。河北文旅与运营商方面回应称,确实存在合作机制,游客若不愿接收,可向运营商申请取消。

面对外地游客,问好的短信可以有,附带文旅宣传的短信也可以有,但应当掌握分寸,不能一味“输出”,给人带来负担和烦恼。外地游客初来乍到,就遭遇这么一通“彩信轰炸”,谁受得了?这样做不仅不会有引客的效果,简直是在“赶客”了。

近年来,各地对文化和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如何推介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不仅关乎能为当地带来多少“流量”,也成为打造地方形象的重要一环。文旅宣传固然重要,但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这种与运营商合作的群发短信,在不征求用户意见的情况下硬性推送,已有唐突造次之嫌,尤其要注意不能超出限度。

作为“初次见面”的“欢迎短信”,可以采取恰到好处的亮点和留白来挑起用户的好奇心,也可以提供关键且实用的服务信息,甚至可以只用一句简单的问候来完成一次平淡而和煦的初见,唯独不能自说自话,“哐哐哐”地不停发送。30多条文旅宣传彩信,7个G的流量和内存负担,如此“拉客”只怕很难让人感受到好客的热情,反而会令人心生厌烦、退避三舍。

再说“游客若不愿接收,可向运营商申请取消”,这一回应看似合理,然而,且不论“向运营商申请取消”能否轻松完成,这种“默认发送”的行为已经给用户添了麻烦,甚至构成了某种骚扰。于地方形象而言,此等“宣传手段”俨然是“高级黑”了。

通过文旅宣传来吸引游客,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什么样的内容是对方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样的方式是对方愿意接受的。泛滥的广告令人反感,地方文旅宣传也不例外。


作者:吴云青 责任编辑: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