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老汇的经典遇上河西学子的创意,会迸发怎样的艺术火花?7月3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国际高中学子将风靡全球的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搬上江苏大剧院的专业舞台。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流利的英语、精湛的演技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年度大戏,也是参演的高三毕业生们为母校和学弟学妹们献上的一份珍贵告别礼。
据悉,由林-曼努尔·米兰达创作的《汉密尔顿》自2015年首演以来,便以革命性的嘻哈叙事手法和多元文化阵容重塑音乐剧边界。该剧囊括托尼奖、格莱美奖、普利策戏剧奖三大权威奖项,堪称当代音乐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此次金陵河西国际高中音乐剧团以90分钟完整复刻上半场22首经典曲目,通过嘻哈、爵士与传统音乐剧的巧妙融合,将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传奇人生搬上舞台。《My Shot》的热血说唱与《Satisfied》的灵魂独唱直击人心,生动诠释了汉密尔顿“不浪费任何机会”的野心与理想。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参演的高一高二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首次挑战大型音乐剧。舞台上,身着精美戏服的学子们全情投入,以扎实的唱跳功底塑造出鲜活的角色形象。饰演汉密尔顿的张萧旭分享道:“经过大半年排练,我从角色身上学会了果断决策,声乐指导也让我的表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扮演婚前Eliza的朱柯瑶则表示:“这个善良角色的一见钟情让我在欢快的歌声中,掌握了更多演唱与舞台表现的技巧。”扮演群舞一员的王邢伊蓝说道:“和主角们用台词和声音展现剧情不同,我们群舞是用身体来‘背诵’剧本的 ,虽然群舞没有台词,但几乎每一个场景都不能缺少我们的氛围营造。数十次的排练,所有的台词也都入脑入心了——因为群舞的每个转身都卡在歌词的呼吸间隙里。可以说,主角定义音乐剧,而群舞定义音乐剧的呼吸——没有我们的律动,汉密尔顿再激昂的独白也会窒息。”
王邢伊蓝家长在观演后动情表示:“通过这部剧目,孩子在时间管理、体态管理、意志力三个维度实现了跨越式成长。看着他们从排练到登台的蜕变,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的独特价值。”
辉煌的舞台呈现离不开幕后团队的默默付出。负责统筹的赵铭悦同学协调着演员妆造、现场催场等环节,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确保每个细节完美衔接。据悉,本次演出由金陵河西国际高中音乐剧团携手江苏大剧院水滴艺术中心、认真玩音乐剧团共同打造,汇聚了中英、中美、中加课程班的学子力量。
从AP考场到聚光灯下,这群少年用汗水和声线证明:教育不该囿于纸面,一切都可以“唱”着学!对此,本场音乐剧总统筹、金陵河西学校国际部孙英杰主任介绍:“我们致力于整合顶级艺术资源,为学生搭建专业成长平台。通过排练,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台词功底与声乐水平,更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出坚韧品格。这种将艺术实践与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模式,正是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探索。”
这场演出既是对经典艺术的致敬复刻,更是国际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据透露,学校计划后续推出《汉密尔顿》第二幕或其他经典剧目演出,让更多青少年在音乐剧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中感受艺术魅力。(实习记者 邵依琳 汪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