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公交、客运班车能定制,跨省跨市出行“按需达”

2025-07-03 07:16:0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4月,南京至淮安的宁淮客运班车驶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6月,“仪征—宁扬长江大桥—南京龙潭”便民专线开通……南京都市圈多地相继开通或优化跨省公交专线,以“站运融合”“定制服务”等创新模式,实现区域交通网络的深度互联,让市民跨省、跨市出行如“串门”般便捷。

“宁扬长江大桥连接起宁镇扬三市,现在开通了便民专线,我再也不用绕路走了。”南京邮电大学吴同学表示,他家住扬州,回家很尴尬,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离学校远,往往搭乘顺风车回家,现在学校门口就有大巴停靠站点,既安全又方便。6月25日,由南京长客集团、扬汽集团联合打造的“仪征—宁扬长江大桥—南京龙潭”便民专线正式运营。该线路双向运行,每日往返8班,运营初期设置亚东新城区、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多个便民停靠点。这一专线的开通,实现了跨市客运从“定点运输”向“定制化服务”的转型。

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上班的秦先生,现在每周末都是乘坐“南京—淮安”的宁淮客运班车回家的。“以前会自己开车,坐大巴车可以睡觉、刷手机,比开车轻松多了。”秦先生说。今年4月,“南京—宁淮产业园—淮安”客运班车开启试运行,宁淮两地客运服务实现“站运融合”。宁淮产业园客运站作为中途停靠站点,与南京、淮安两地汽车客运站实行联网售票并开通线上售票服务,一年内单程优惠票价35元,大幅降低跨市通勤成本。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相关人士表示,班车的开通,优化了园区交通资源配置,更推动两地客运服务从“单点运营”向“网络协同”升级,助力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格局。

事实上,跨省跨市的客运班线、公交线路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南京都市圈的各地,加速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南京公交191路、D5路穿过南京市栖霞区、句容市宝华镇;D19路将南京主城、江宁汤山、镇江句容串联起来,推进了宁镇扬一体化发展;468路连接南京六合与扬州仪征,常有南京的老人坐着公交车,来到仪征的小镇农贸菜场购买时令蔬菜。

“在滁州的汊河镇,有60%以上企业来自南京,跨省公交不仅打通了省际公交断头路,也让两地居民的出行质量和出行安全得到保障,更有助于来安主动承接南京更多产业溢出。”滁州市来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滁州目前开通了6条开往南京的公交班线。南京则有611路、D13路、604路等公交线路延伸至宁滁换乘中心,这些不仅方便了居民出行,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和人才交流。

随着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跨省公交出行成为居民日常。“出门公交转地铁,不到1小时就能到南京,逛吃一天。”家住马鞍山的刘丽说。据悉,马鞍山的18条毗邻公交线路中,与南京毗邻的就有13条,其中博宁毗邻1路公交线串联起马鞍山的博望镇、丹阳镇、南京禄口机场、溧水区、江宁区等区域,沿途可换乘南京地铁3号线、S1机场线,实现宁博两地公交网络无缝对接。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南京都市圈公交一体化正从交通互联迈向经济互融。随着更多定制化、智能化公交线路的规划落地,交通红利正逐渐转化为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