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全球创意,打造城市美学实践网络
2025南京创意设计周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 鲁舒婷) 7月2日晚,2025南京创意设计周“设计之夜暨开幕式”在位于鸡笼山下的南京“世界文学之都”001号地标——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行。
北京东路小学学生与南京民族乐团共同演绎的《千字文》数字多媒体音乐剧,青年插画师李宝晏创作的“一米植物园”,艺术家朱赢椿打造的可参与、可涂绘的互动装置……开幕式上,“环鸡笼山艺术介入项目”启动,以“将城市还给孩子”为理念,集结一批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与公益组织,围绕“儿童视角”“参与设计”“可感知空间”等关键词展开创作,尝试将传统街区由“成人尺度”压缩至“一米视角”,让儿童成为空间的真正使用者与感知者。
据悉,本届南京创意设计周将联合片区内的世界文学客厅、古生物博物馆、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工艺美术大楼等公共文化设施,串联形成一张儿童研学体验的“童游网络”,推动本区域成为南京暑期文旅市场的特色目的地。
推动空间焕新是本届设计周的重要内容,其中最具挑战的便是街巷微空间改造。设计周组委会联合朝天宫街道发起“南京JIE头创游计划”,以“小切口、微更新”为策略,通过街巷导视系统重塑、街头艺术装置植入、共享外摆空间设置、街角广场改造等方式,提升街区公共性与文化识别度,构建“宜看、宜游、宜居”的城市微生态。首期项目选址新街口南侧的南台巷,三位主理人分享了他们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公共空间的更多可能。
本届设计周还将镜头对准南京城墙,发布“墙景未来——全球青年设计共创行动”项目。该项目作为今年3月南京与佛罗伦萨共同发起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项目的落地,将围绕南京城墙的南线、北线各具代表性的地段,面向全球青年创意人士进行公共艺术装置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征集,还将联动东南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全球多所知名高校联合开展专题设计实践营,希望通过行动让遗产更为生动。项目成果将于11月集中发布。
本届设计周将持续至10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以艺术实现空间更新、设计推动遗产焕新、创新赋能文旅上新为主线,系统整合公共空间再造、青年人才培育、市民深度参与以及文创产业联动等关键环节,力图打造一个覆盖全年龄、全时段、全场域的城市美学实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