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 通讯员 黄昱东 王腾飞
“明孝陵里的古树,‘树张力’十足,太出片了!”“为了这棵树,我和朋友专程跑了一趟南京”……日前,在社交平台上,明孝陵景区一棵百余岁的朴树火了,引来了众多游客打卡。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南京不少景区相继涌现出“网红树”。它们走红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高颜值”、有的凭“故事性”、有的以“松弛感”折射出年轻游客对个性化和情绪价值的需求。
明孝陵110岁朴树,以蓬勃的生命力出圈
遒劲有力的树干向上伸展,蓬勃的枝丫交错间绿意盎然,树身比周围的树木明显高出一大截。它的树干粗得要4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灰褐色的树皮上还有深浅不一的沟壑,主干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印记。
近日,记者在明孝陵景区梅花山后山一条僻静的小道旁,看到了这棵网红朴树。它静静地矗立着,树冠亭亭如盖,把四周很多绿草、小树都笼罩在自己的“庇荫”之下,看上去充满了生命力。不时有年轻的女孩子拿着手机上的网图,“按图索骥”找到这里拍照打卡。“看到这样的古树,你会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时间的见证者,生态的守护者与文化的载体。”“一棵百年朴树,站在那里就是磅礴的生命力。闹中取静,自成一片天地。”在小红书上,有网友这样写道。
“这棵朴树,今年已经有110岁了,属于古树名木。”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景园容处助理工程师傅茹告诉记者,朴树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到淮河流域一带,属于南京的乡土树种。目前在钟山风景区内分布着不少棵朴树,这棵“网红树”并不是其中最“年长”的,之所以走红,和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它长得非常高大,四周几乎没有树能和它‘匹敌’,树根裸露在外的部分比较多,能感受到它的坚韧、顽强,拍照非常出片,有‘氛围感’。”她表示。
不少景区相继涌现“网红树”,吸引游客奔赴
为了一棵树,奔赴一座城。近年来,南京不少景区相继涌现出“网红树”。
钟山体育公园有一棵“最孤独的树”,它静静矗立在一片高处的绿荫地上。从低处的视角仰拍过去,蓝天白云下、旷野之上,一棵绿树傲然挺立,充满了故事性,画面也非常纯净、诗意,好似宫崎骏动画里的风格。早在几年前,这棵树就已经走红网络,不少文艺青年慕名而来,只为拍出“一树一人”的孤独感。
颐和路有一棵“歪脖子树”,近年来也以“出片美”备受青睐。弯曲的树干伸展开来,映着背后米黄色的建筑外墙,灰白色的屋顶,旁边还有一盏黑色的路灯,构图十分雅致、优美。年轻姑娘穿上旗袍或者长裙往树下一站,随手一按快门,就是一幅颇有电影感的画面。每逢节假日,树下等候拍照的游客都要排成长队。
在南京,备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树”还有很多,如六合恋山坝上草原山坡上的“迎客松”,不仅姿态挺拔,还是可以俯瞰四周优美风景的“观景位”;溧水诸家村石臼湖畔的“爱心树”,树冠长成了类似爱心的形状;灵谷景区年过百“岁”的“金陵桂花王”,枝繁叶盛,花色金黄,浓香甜润;琵琶湖畔一棵“充满松弛感”的树,树干旁逸斜出,枝叶几乎都垂到了湖中,浪漫不羁。
追求“体验感”,年轻游客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一棵树为何能够走红?专家认为,除了它们本身的“高颜值”,所处的环境美学带来的“高出片率”,还有背后潜藏的“情绪价值”。
“一些景区在运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生活美学,让很多游客与古树名木之间形成了情感连接。”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吴耀宇认为,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园林周边生长至今的古树名木,其枝干、花朵、叶子和果实和周围环境相映成趣,形成“网红”景观。此外,一些古树名木与名人轶事相关,游客在探访时了解到它们的历史、典故,形成了情感连接。“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客对于文化的探知欲在增强,有必要加强对古树名木相关科普和文化知识的发掘和传播。”他建议。
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把“情感体验”放在出游需求首位。“他们希望从旅行中获得愉悦、放松、治愈等情绪体验,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追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途牛旅游专家告诉记者,一些“00后”“05后”更加愿意为兴趣和情绪价值而买单,如为了增添仪式感而选择定制游等旅游产品,以及私人旅拍、视频跟拍等增值服务,“为了一棵树,奔赴一座城”就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