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6月12日召开的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对我市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全市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深入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在国家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和坐标,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多作贡献,不断提升辐射带动力,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苏超”火热,为南京队呐喊助威的人群中,既有来自南京和省内兄弟城市的市民,也有来自南京都市圈及南京对口支援、合作、协作地区的市民。南京的朋友遍天下。
市委全会提出,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南京都市圈城市的协同联动,链接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要素,抓好“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实现能级新跃升。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显著成效。接下来,一方面将更加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与沿江中心城市的创新联动,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拓展经贸合作。特别是南京都市圈作为国家发改委第一个同意设立的都市圈,将充分发挥南京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促进中欧班列提质增效,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
在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方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高质量完成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各项任务,加大教育、医疗帮扶力度,大力开展消费协作、劳务协作,推动多领域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受援地区加快发展;加强科技支援和产业合作,深入推进格桑花开产业园、江苏(南京)援疆产业园和11个东西部协作共建园区建设,以订单合作、技术共享、渠道互通、生态共建为纽带,助推商洛商州电子科技、伊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打造墨竹小菜籽油等一批特色产业;落实好共同打造沿边开放高地各项任务。
推进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
海关是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重要保障者。
金陵海关关长陈伟锋表示,金陵海关始终立足海关职能,全力推动南京高水平开放:牵头出台《南京协作区海关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重点落实举措》,帮助指导进出口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创新赋能,促进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大AEO企业培育力度,推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宁好”综合服务空间,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和企业享惠面,开通综合服务热线,通过问题“受理—转办—反馈”的工作闭环,为企业纾困解难。下一步,该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外贸稳量提质,在推动南京开放型建设上贡献力量。
“作为南京地区水陆型口岸海关,新生圩海关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新生圩海关关长曹芳说,该关积极支持口岸功能服务扩容增量、多式联运发展,推广铁路快速通关,促进跨境物流畅通,切实提高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持续支持跨境电商发展,高效保障中欧班列运转,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单一窗口”等便利化措施,加强海关政策宣传,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切实提升监管服务质效,为促进南京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南京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
南京禄口机场海关关长王坚军表示,作为省内最大空港口岸海关,将坚决扛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治责任,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具体将畅通开放通道,深化“智慧海关”应用,放大客货流量,提升口岸能级,助力国际航线增开扩容。协同联动长三角地区,保障通程航班扩航,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同时,服务产业升级,推动邮政核心口岸和快跨“一站式”处理中心高质量运行,聚焦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冷链生鲜等重点产业,量身定制监管服务举措,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产业竞争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响应企业诉求,不断强化政策支撑,持续优化口岸环境,以更高效率和更优服务助力南京空港高质量发展。
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整合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既是政治使命,也是发展契机。
“近年来,南京持续加强与长三角城市联动推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以河西的金鱼嘴基金街区为例,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撮合项目与资本的路演,一年可服务包括长三角区域在内的企业超350家,促成融资逾18亿元。”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2年11月南京、上海、杭州、合肥、嘉兴等5个长三角城市同时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城市以来,南京积极依托科创金融改革,助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南京注重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合作对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设立产融合作基地,助力企业“智改数转”,并与上交所共建“宁企航”企业上市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强拟上市企业分层分类培育;另一方面,南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长三角区域优化整体业务布局,提升服务能级。以南京银行为例,该行通过在长三角地区布局科创金融专营模式,已累计服务科企近7万户,提供超7000亿元资金支持,助力科创企业上市(含并购)497家,科技企业有贷户超1.9万户,贷款余额超1400亿元。
此外,南京积极推动成立南京都市圈科创金融联盟,计划每年召开一次联盟会议。“近期,我们与淮安合作搭建起‘宁淮科创路演基地’常态化科创金融融资对接平台,推动两地金融资本与科创资源的流动与链接。今年4月底,长三角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圆桌会议在南京召开,5个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城市签署《协同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联动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长三角地区科创金融协同发展。”该负责人补充说,南京还积极融入“长三角征信链”建设。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三角征信链”已实现江浙沪皖18个城市、31个节点互联互通,上链数据2亿条,累计为898家机构提供查询900余万次。
“下一步,南京将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城市的交流互鉴,推动科创金融改革创新经验跨区域复制推广。同时,依托南京都市圈科创金融联盟,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城市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提升合作能级,服务南京都市圈经济社会高质量和一体化发展。”该负责人说。
记者 刘安琪 江芬芬 曹丽珍
通讯员 周芮安 焦立亚 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