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江芬芬 通讯员 吴建新 焦立亚) 5月20日,江苏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船务部副经理陆安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为圭亚那籍国际航行船舶“富星”轮申请并办理了电子支付船舶吨税业务。约10分钟,经南京海关所属新生圩海关电子审批完成后,陆安就在办公室里打印出了清晰的船舶吨税执照和吨税专用缴款书。
船舶吨税是我国对自境外港口进入境内港口的船舶按照吨税执行期限和吨位征收的一个税种,由海关负责征收并上缴国库。为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便利进境船舶办理纳税手续,打通船舶吨税便捷办税“最后一公里”,海关总署决定自今年4月21日起,在全国海关实施船舶吨税缴纳和吨税执照签发线上办理。
“以前,我们必须派人去海关业务现场办理船舶吨税执照。现在,海关端电子审批一通过,我们就可以在‘单一窗口’完成船舶吨税电子支付,并且自主打印吨税专用缴款书和船舶吨税执照。从‘人跑现场拿证’到‘足不出户打印’,真的是太便利了。”陆安介绍。
据了解,进境船舶要完成缴税后才能进行装卸货作业,传统缴税模式下,会存在船舶到港后因缴税时间过长而导致船舶滞港的现象。新模式下,进境船舶平均用时15分钟不到即可完成船舶吨税入库和电子执照获取,每年将可以减少船舶近10%的滞港时间。
“电子版船舶吨税执照的施行,是智慧海关建设内容之一,也是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海关总署数智化税收征管体系下打造的极简申报模式改革,是对船舶吨税和运输工具管理两大信息应用交互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可以减少企业成本,提高口岸国际航行船舶通关效率。系统正式运行一个月来,我关已为船舶代理公司办理船舶吨税执照30份。”新生圩海关副关长周明表示。
下一步,新生圩海关将立足本地实际,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协同推动降低跨境物流全流程综合成本,持续推进相关业务办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为国际航行船舶适配各项便利化措施,让企业能够切实享受通关改革政策红利,助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