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北斗+5G,智能系统破解南京跨江大桥巡检难题
飞一下,“体检”跨江大桥 瞄一眼,可知拉索索力
南报网讯(记者 吴春霞) 记者23日从市交通集团所属空地数智公司了解到,为解决长大桥梁传统巡检模式中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盲区覆盖不足等问题,空地数智公司基于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的工程管养需求,联合公路集团、建管集团,创新研发缆索体系跨江大桥精细低空智能巡检系统,推动传统人工巡检向智能化模式转变。
该系统高度融合低空无人机与北斗导航、5G通信及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无人机智能巡检装备体系,成功实现全自主飞行控制、非规则航线规划、病害孪生映射与索力精准评估等核心技术实际应用,能够充分满足大桥日常巡查与精细化管理需求,形成一套完整的“低空+巡检”体系解决方案。
在全维感知装备体系方面,该系统配备行业级无人机集群,并集成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等多源传感器。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系统能够动态优化航线,有效突破塔柱、深墩、梁底等盲区的巡检难题,实现厘米级定位(RTK技术)与复杂空间自主避障(AI+SLAM技术),全域覆盖率达100%。
技术赋能让管养更高效,该系统还具备多个突出优势。智能诊断方面,系统利用5G+边缘计算技术实时传输数据,采用弱监督学习技术减少对人工标注的依赖,能够自动识别裂缝、锈蚀等病害,并不断优化模型;孪生可视功能构建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可三维映射病害位置与演变趋势,方便进行历史数据对比,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非接触测量则通过无人机视频测振技术,一键即可完成拉索索力评估,取代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任务智能调度与养护平台联动,可根据日常、夜间、应急等不同场景自动派发任务,大大提高响应效率。
据了解,该系统还构建了病害知识图谱与样本库,通过AI动态优化模型,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能够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并推送维修方案,减少人工干预,形成“无人值守—智能分析—精准预警”的常态化体系。
接下来,空地数智公司将联合有关单位制定完善无人机巡检方案与工作标准,不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为全国桥梁低空无人机巡检提供可复制模板,助力交通基础设施管养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