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刘全民) 正值“三夏”,各地抢抓时节收夏粮、抓夏种,农资需求量大幅增加,然而,近日有外地农户轻信短视频平台所谓“农技专家”推荐,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种植损失。市农业农村局昨天紧急发布“三夏”农资选购实用建议,提醒广大农户提高警惕,通过正规农资店、供销社系统、品牌官方平台等渠道购买相关农资产品。
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程月琴博士提醒,购买肥料要认准正规渠道,尽量选择证照齐全且有固定场所的农资店、生产企业或者有信誉的销售商,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注意查验包装标识,正规肥料包装应当具有产品通用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登记或者备案证号、执行标准、使用方法等内容,具体信息内容可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肥料登记发布网站查询;注意查看产品外观,颗粒肥料应均匀、光泽度好,粉状肥料应干燥松散无板结,若发现结块严重、颜色异常或存在明显杂质应谨慎购买,液体肥料需检查有无沉淀分层现象,摇晃后不能恢复均匀状态的建议放弃选购。
专家提醒广大农户,购买肥料时,务必索要并保留好购买凭证和发票,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进行维权和索赔。此外,如果农资包装带有“全营养、霸、王、神、灵、宝、高能、特效”等修饰词语时需谨慎购买,不要被所谓的新概念、夸大性词语所迷惑。
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是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质量,不容有假。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程丹表示,广大农户切勿轻信“低价促销”行为,警惕夸大功效的虚假宣传,若发现假劣农资,请立即向当地农业执法部门反映。市农业农村局将有序开展农资打假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全力护航夏粮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