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陈燕飞)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的通知》,公布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包括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南京都市圈4地入选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名单,分别为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扬州市高邮市甘垛镇、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累计批准建设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20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于3月份启动,农业产业强镇的奖补资金主要支持发展镇域主导产业关键薄弱环节,提升标准化种养、产地加工等设施装备水平,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拓展营销渠道,促进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统筹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强村,因地制宜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充分挖掘农业产业、乡村资源、生态文化等多元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入选的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依托稻米、芡实等特色农业资源,精细化深耕,品牌化打造,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车桥芡实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已成为一张颇具知名度的“地域名片”。2024年,车桥镇全镇芡实种植面积达3.5万亩,综合产值超2.38亿元。据悉,此次获得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车桥镇将重点用于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单元、芡实产业链深加工等方面。
高邮市甘垛镇围绕黄羽肉鸡产业,目前已构建了覆盖种禽繁育、饲料生产、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甘垛镇通过苏系肉鸡产业集群项目,提升养殖设施水平,3年打造5个专业村,单村年出栏超5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
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则围绕“含山龙虾”产业,结合运漕镇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潜力、资源承载能力等,充分发挥“运漕水乡”优势,持续深挖发展潜能,形成规模种养、加工转化、冷链物流、品牌营销、农文旅融合等多元融合发展新格局。
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结合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再生稻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150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9.17%,不断推进小农水项目完善,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据悉,农业农村部门将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实施,对奖补资金的使用也有着严格规定,还将加强项目实施全链条监督。同时,立足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聚焦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扎实做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