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姜静 通讯员 王伟)长江,我国第一大河流,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承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文化瑰宝。5月19日,南京博物院“长江文明万里流韵——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绘画展”首次走进高校,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砚湖美术馆开展。
走进砚湖美术馆,一幅幅作品映入眼帘,作品用传统中国书画、油画等形式展现。这也是全国业内首次尝试以绘画形式再造“文物”,让文物活起来。据介绍,作为全国首所引入该展览的高校,南航此次与南京博物院合作,以“长江文明”为主题,以“长江文物”为线索,通过嵇亚林、白鹤、张明惠、唐明丽、卢山、田騉6位创作者的70余件作品,链接历史与时代、文博与绘画、守正与创新。其中,嵇亚林和白鹤携手创作的百米国画长卷——《长江文明 万里流韵》,以长江流域19个省、区、市60多个遗址出土的160多件代表性文物为题材,再现长江文明的辉煌历程,磅礴巨作,尤为代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陶勇说,南航对传承长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与担当。“长江文明万里流韵——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绘画展”对南航师生而言,是一场不用迈出校园就能够深度感受文物瑰宝独特艺术魅力的宝贵机会;对学校来说,是培育师生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大思政课”最生动的实践场域。
“长江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长江有关的这些文物往往只在本地的博物馆里。这次把长江沿线博物馆所收藏的重要文物,都绘制在一个画卷上,这样的形式也是第一次。”南京博物院院长王奇志介绍,此次“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绘画展”走进南航,一方面可以让南航的学生了解长江文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艺术领域得到熏陶,收获美的体验。
“很震撼,也很受启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研究生许家豪说,他从这次展览中,看到了古代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出生机,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