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1月,商务部等8部门发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及企业管理机制,推动完善汽车改装技术标准;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4月,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发展汽车运动和汽车文化,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2025年,汽车改装市场政策春风劲吹,让南京从业人员信心升腾。这场由政策驱动、消费升级引领的产业变革已经启幕,汽车改装正驶上发展“快车道”。
需求迸发:从赛道文化到街头时尚
近日,记者步入江宁区的一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千平方米的厂房施工区开阔明亮,十余台车辆在工位上有序排开。
4位技师正围着一台宝蓝色轿车,进行全车隐形车衣的收边作业。经过两天高强度改装作业,这辆已有11年车龄的轿车宛若新生:如镜漆面泛着冷冽的光泽,全新升级的轮毂无比炫酷,换装后的高性能轮胎彰显着更强的抓地力与操控表现。
耿先生是这家改装工厂的常客,3年前,他开始接触改装文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耿先生看来,改装汽车不仅仅是彰显个性、释放压力的方式,它也是一张移动的社交名片,“在车友圈里,一辆有品位的改装车就是最好的自我介绍。相同的审美和追求,往往能让素不相识的车友一见如故。”
老板吴凡的创业之路同样始于对改装文化的热爱。他告诉记者:“最初,我们只是为了提升赛道成绩,对原厂车进行基础改装。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发现,很多普通车主为了个性化表达和驾控体验提升而选择改装。于是,我开了这家专业改装工厂。”
目前,店里每天要接待10—15位客户,年龄跨度从“00后”到“70后”。最受欢迎的项目为贴膜、车体改色、更换轮毂样式、智能座驾升级等,单价在数百元到上万元。
这种旺盛需求不仅存在于吴凡的店里。建邺区某汽车服务公司总经理詹斌透露:“从去年开始,店里订单数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一个月能改装180台到200台车。相比前几年,增幅超过30%。”
据了解,目前南京地区规模较大的专业改装店超过10家,客户群体已从南京本地扩展到周边城市。很多马鞍山、滁州、扬州、镇江的车主会开车过来改装,看中的就是南京改装店的专业水准。
政策破冰:技术标准激活千亿潜能
今年以来,“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拓展汽车改装消费增量”“推动完善汽车改装技术标准”的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汽车改装技术操作指引》,首次明确了16项合法的汽车改装项目,涵盖ECU(电子控制单元)动力调整、底盘悬挂调整和更换刀锋轮毂等热门改装项目,计划最早于5月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据了解,尽管2022年新版《机动车登记规定》放宽了车身颜色、轮毂样式、行李架、保险杠等部分改装限制,但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改装零部件认证、施工规范、质量检测等标准体系也存在空白。
耿先生直言:“我在汽车改装的过程中踩过不少坑,有些店家将成本两三千的改装件以翻倍价格出售,实际性能达不到承诺效果。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售后保障,车主往往投诉无门。”另外,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在改装车出险后,对于改装的部分不进行理赔,也让改装爱好者顾虑重重。
吴凡表示:“实际上,汽车改装潜在消费群体规模惊人。此前改装边界处于模糊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改装热情,行业发展显得缩手缩脚,而政策松绑将极大提振行业信心。”
建立改装标准政策体系,创建改装零部件溯源平台,建设“研产供销服保金”全产业链协同生态,培育专业技师人才培养计划。记者接触的多位南京业内人士判断,系列政策一旦落地,汽车改装行业将从“灰色地带”走向规范化发展,为行业带来无限商机与发展潜能。
市场数据印证了行业潜力。据《央视财经》报道,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3亿辆,为汽车改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2024年,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增速有望超过汽车行业整体增速。
场景催化:车企主动布局“出厂改装”
在政策松绑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催化下,汽车改装产业或将迎来从性能需求到场景需求的深度转型。
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方式的多样化追求以及自驾游市场的持续火爆,改装成为“旅行+”生态的核心环节。市民杨先生新近买了一辆越野车,一家人想去新疆自驾游。为了让自驾之旅更加安全、舒适,更换越野胎、加高底盘、加装车顶架都被纳入他的改装清单。在短视频平台上,“历时一个月打造的梦想房车”“记录房车改造全过程”“房车改造乐趣多”等相关内容的热度居高不下,不少消费者直呼被各种汽车产品和服务“种草”。
记者注意到,多家车企开始下场布局改装业务。比如,某汽车厂家推出官方量产潮改品牌,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个性改装方案、定制玩车服务。厂家内部人士透露,消费者自行对汽车改装后,要依法备案才能上路行驶,而原厂改装省略了这一过程。此外,厂家还计划2025年内在全国千城落地百家品牌店,每个门店都有独立的改装工坊,几十家定制中心则为用户提供购车、改车、玩车、社交、旅行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另有品牌则在产品设计初就预留了很多改装接口,满足后市场用户对于车辆各种改装的需求。
今年,吴凡已经将公司厂房面积扩充至2300平方米,不仅仅承接汽车改装,还包括基础养护、维修服务、清洁美容等后市场服务。当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生活空间,人们对未来出行的想象正被悄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