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落户江宁
南报网讯(记者 孙秉印 通讯员 王乐乐) 5月16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年度启动大会在江宁开幕。现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以下简称“区域中心”)、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南京江宁)(以下简称“江宁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高层次人才储备、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江宁基地将为大赛优秀项目提供政策支持、资源对接、创业帮扶、技术交易等一系列转化服务,以数据共享、合作办赛、创业培训、企业参访等合作形式,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助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奖团队成果落地转化,打造全国研究生群体又一新的创新实践载体。
去年9月,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户江苏,打造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公共平台,其中,信息通信分中心落户江宁开发区紫金山科技城。目前,信息通信分中心已累计收集高校成果710余项,预计全年开展概念验证项目50项。同时,信息通信分中心聚焦信息通信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全链条、全流程服务,正加快构建“5+N+1”平台布局体系,推进算力中心平台、芯片设计测试加工平台、电磁环境模拟平台建设。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目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在读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公益赛事,自举办以来,参赛研究生超130万人次,参赛作品超30万件。
优越的创新土壤是江宁基地落户的一个关键原因。统计显示,江宁开发区拥有15所高校、近100家大院大所、54家世界500强企业、58家上市企业,以及紫金山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每年在孵项目超1200个,新型电力系统、绿色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信息服务业已达到或接近千亿级规模。
作为江宁基地的共建方之一,信息通信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将挖掘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平台形成的人才、智力和项目资源优势,立足南京、江宁产业实际需求,吸引全国优秀研究生来南京创新创业,推动赛事成果的转化落地,更好服务南京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