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南京数字人民币业务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数字人民币,加速融入市民生活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曹丽珍
“数币支付成功!”随着手机在刷卡机前靠近扫码,一声清脆的提示音随即传入耳畔。“你看,不用带公交卡,用数字人民币坐公交车也很方便。”14日上午10时许,市民罗先生坐上一辆30路公交车后,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围绕“高频、刚需、民生”三大关键词,南京深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推广实现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南京公交集团全面完成旗下公交、轮渡、有轨电车数字人民币乘车业务的全覆盖,南京地区累计有超5000辆公交车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据人行江苏省分行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南京数字人民币业务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数字人民币,正加速融入市民生活。
尝鲜:用数字人民币坐公交,符合相关条件只要花1分钱
当天10时许,在位于中央路上的观音里公交站台,28路、35路、30路等公交车鱼贯而入,慢慢停靠站台,再有序驶离站台。记者看到,每辆车的前侧车门处,都张贴着醒目的数字人民币LOGO。
正是在这个站台,记者与罗先生一同坐上了一辆开往幕府创新小镇的30路公交车。
“看,我用数字人民币坐公交,只要花1分钱!”刚在车上坐好,罗先生就迫不及待向记者展示其手机支付页面,只见上面清晰显示,0.01元已成功支付给南京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
他告诉记者,他是通过公交集团微信公众号了解到,从4月初开始,每人每月有4次机会可以享受满2元减1.99元的数字人民币乘坐公交车优惠。“数字人民币安全性更高,现在还有优惠,我肯定用呀。这已经是我这个月第二次薅数字人民币的‘羊毛’啦。”罗先生笑着说。
“活动上线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有超过2000位乘客使用数字人民币乘公交车,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建行南京分行金融科技部客户经理冯东升告诉记者,这一支付优惠的效果正在逐步体现,这段时间用数字人民币坐公交车的乘客在慢慢增加。
在他看来,越来越多乘客使用数字人民币乘公交,满减优惠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因素是,数字人民币为大家增加了一种安全、便捷的公交支付体验,不用另外办公交卡,也比较适合外地来宁的游客。”冯东升说。
不仅仅是公交30路,记者从南京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为止,该集团旗下的有轨电车、轮渡和绝大部分公交线路,都已成功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
“我们从去年底就开始为公交系统上线数字人民币支付做准备了,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南京公交集团首席工程师索春婷介绍,以公交车为例,全市范围内累计已有超过5000辆公交车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数据:一季度南京数字人民币业务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乘坐公交车可以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在新街口商圈就餐购物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燃气支付、医院挂号等民生缴费场景,同样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发布2年多来,南京金融系统全力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拓展、创新、落地生根。
尤其是今年以来,围绕“高频、刚需、民生”三大关键词,南京深耕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推动数字人民币交易、消费应用更加便民高效。
“今年以来,南京在公共交通领域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推广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公交线路预计今年底将实现全覆盖。数字人民币刷脸乘地铁功能也成功上线,为市民新增了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出行支付新体验。”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政务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也在不断落地,一季度秦淮区实现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收缴党费,为该区3000多名在册党员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便捷支付服务。
在人行江苏省分行的指导和统筹下,南京金融机构创新谋划,持续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的量质齐升。
今年3月21日—23日,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在宁举办。赛事期间,南京银行发行大赛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硬件钱包,区别于以App形式存在的软件钱包,指具有硬件单元介质的数字人民币载体),为来自120多个国家的578位参赛运动员及现场观众累计发放730张硬钱包,便捷高效的支付体验赢得了广泛赞誉。交通银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创新落地货币桥Pre-MVP(最小可行性产品)阶段汇出款试点业务,顺利打通与中银香港间的资金付款路径,为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提供成功案例。
来自人行江苏省分行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京新增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31.24万个,对公钱包3.08万个,平均月活钱包121.4万个(个人+对公),并呈逐月递增态势。交易方面,流通1233.75万笔、157.77亿元,其中消费321.07万笔、11.47亿元,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推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场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相对于一般电子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具有更安全、更便捷、更智慧、更低成本等优势,被形容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
“作为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重要城市之一,南京在政策扶持、场景布局、科教资源等多维度已形成相对独有的发展优势。”国宏新型城镇化发展联盟首席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陆岷峰教授持续关注南京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进展。他表示,南京较早就建立了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进模式,为场景创新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在他看来,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与交通基建、民生场景深度融合,是南京的一大特色。“以公交线路数币支付改造为例,这种‘主动脉式’的场景布局,具备较强的示范效应,后续可以结合南京都市圈规划,试点‘交通卡—数字人民币钱包’双向兑换功能,力争实现长三角地区城市交通卡的互联互通,未来还可依托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高铁联运体系、长江航运中心地位,打造数字人民币在跨城交通、大宗物流等领域的数字人民币特色应用场景。”
针对南京基础雄厚的产教融合优势,陆岷峰认为,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及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可在支付安全、数字货币算法等领域形成技术储备,叠加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江北新区等数字产业集群优势,南京具备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的完整链路。
“在完善的政策协调机制的保障下,加上丰富的科教资源,南京还可以积极培育跨境支付新优势。”陆岷峰表示,依托自贸区南京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可以开发“数币+跨境电商”解决方案,针对中欧班列货物贸易探索智能合约结算,并利用南京江北新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政策,设计境外投资者使用数字人民币参与股权投资的合规路径,打造离、在岸资金流动新通道。
人行江苏省分行相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南京将继续聚焦民生服务、对公支付、零售消费等领域,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场景覆盖率,持续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