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网络“堵车”?他为用户“智能避堵”

2025-05-15 07:29:46|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中国铁塔(南京)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产品专家费怡超:

网络“堵车”?他为用户“智能避堵”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 夏雪晴 徐宁

日常生活中,道路交通拥堵大家都不陌生。而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世界中,一条条传输信息的“高速路”是否会“堵车”?答案也是肯定的。在中国铁塔(南京)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产品专家费怡超带领一批年轻的团队成员,研发软件定义广域网络(SD—WAN)项目,为网络“堵车”带来“智能避堵”的解决方案。

费怡超与团队成员在开展项目研发。 受访者供图费怡超与团队成员在开展项目研发。 受访者供图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玄武区星河WORLD园区的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铁塔”),费怡超刚结束与团队成员的“站会”,手臂间还夹着几乎不离身的笔记本电脑。每天到岗后,先抽出10分钟左右时间沟通最新进度、当前难点,再明确具体工作安排,是费怡超团队成员高效沟通方式之一。

2014年,费怡超从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进入通信行业。去年,他加入新成立的中国铁塔(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中国铁塔为聚焦边缘算力网络领域而专门设立的创新研发机构。在这里,费怡超主要从事算网融合、入算、算间及算内网络等未来网络及通信研究方向,目前正牵头研发软件定义广域网络项目,旨在构建一套完备自主可控的入算、算间网络产品,实现边缘算力孤岛互联互通,并对外提供算力服务。

如果将目前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看作输送信息的“高速路”,那么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发生“堵车”状况,用户的感受就是“网络不通”“信号不好”“网速太慢”。软件定义广域网络项目,是一项基于运营商网络服务搭建的虚拟广域网络。“我们在一定区域内选择接入点,搭建汇聚网关点,打通点与点之间的‘信息隧道’,设置算法实时测试每条‘隧道’的通行质量。”费怡超介绍,这一虚拟广域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智能选路及网络可视化”。

信息在传输时,若一条“隧道”显示“拥堵”,则可以自动切换另一条“隧道”通行,这一“智能避堵”能够帮助信息传输稳定且高效。此外,通过项目开发的客户端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加密接入广域网中,精准访问某一节点的信息,灵活性、安全性更高。

网络搭建完成只是第一步,后期如何维护同样挑战重重。目前,费怡超与团队正探索AI与SD—WAN技术融合。“通过训练大模型,提前介入研判网络告警信息。”费怡超介绍,例如,链路中断、性能超阈值、设备过热等,都是导致网络告警的原因,而面对上万条告警信息,通过AI技术高效筛选其中有效的告警信息并及时处理,实现“网络自治”,同时对无效告警信息进行抑制,实现“告警抑制”。

当前,南京正全力构建“4266”产业体系,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正是其中六大未来产业赛道之一。作为新基建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江苏铁塔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引擎,聚焦边缘算力应用场景,积极推动算力网络产业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区别于传统集中式云计算,铁塔机房具备广覆盖、电力稳、传输强等优势,是天然的边缘算力基础设施。江苏铁塔正致力于将全省10万座“通信机房”升级为“数字机房”,实现算力进一步下沉,构建边缘算力网络服务体系,让信息传输更高效、更稳定。

项目研发之余,费怡超与团队也积极筹备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申报事宜,为南京发展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产业带来更多标准化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助力南京‘未来’更美好!”

南京“研”值

作为未来网络产业最早布局和核心布局城市,南京立足先发优势,以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南京相关龙头企业规模体量、产业人才数量、前沿研究成果、科学创新实力和产业转化前景,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抢占未来网络“新高地”,重大平台打造至关重要。目前,全市已集聚紫金山实验室、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江苏省未来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重大平台和载体。同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南京依托重大平台,超前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成果示范应用,在未来网络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先发优势、产业成长优势、人才集聚优势。

下一步,南京将围绕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需求,持续突破网络操作系统技术和新型网络承载技术。充分利用我市在确定性网络、6G、内生安全、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全面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奋力打造我国未来网络行业示范区、引领区。

产业科普

当我们用手机刷视频、用电脑办公时,背后都有一套网络在默默传输数据,这套网络包括入算、算间、算内三张网络组成。“入算网络”是用户末端到算力中心的网络,有4/5G、PON、PTN、OTN、SD—WAN等多种有线/无线形式,具备超宽、弹性、高吞吐、无损、安全的联接力,为千行百业提供高效智能算力接入服务。“算间网络”是实现多算力中心间的高速互联,突破地域限制,通过高吞吐,长距无损协同,确保多算力中心实现算力协同、算力调度。“算内网络”是算力中心内部的网络,包括SDN、NFV、算力卡联通网络等,实现数据中心网络能力满足超低时延、高并发、高新建能力,支撑超大规模组网、无损高吞吐以及智能容错能力。

责任编辑: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