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在南京主城区宏景公寓小区绿化带里,有一口井。周围人来人往,若不是井墙上有文字提醒,谁能想到它是用来观测地震的,谁又能想到它居然深达736米!
近期,国内外地震多发,“地震”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而这口南京最深的地震观测井每天都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地壳观测,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区有口井
24小时不间断监测
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这口地震观测井前。这口井四周围有护栏,四方的红色外井墙将井口围得严严实实,红色方墙高约1.5米,在顶部放置了一块大圆石。从外表看,完全看不到井口,但红色方墙上“模范马路观测井”七个大字表明,这里并不简单。
在红色方墙一侧,有一扇上了锁的小铁门。工作人员拿出钥匙打开铁门,这口井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井口不大,分布有多种监测线缆及设备,这些线缆与井下数百米深的监测设备相连。从线缆之间的缝隙看下去,黑漆漆的观测井感觉深不见底。
之所以要将这口井围得这么严实,主要还是出于安全考虑,既要保护井口,以免降雨进入影响井里水位;也要保护人员安全,以免人为干扰给观测井带来不必要的外来影响。
“观测井里放置了多个监测探头,每天24小时不间断回传监测到的数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数据一分钟采集一次,我们主要对井里的水温和水位进行监测,地下水等流体对地壳变动是敏感的,水温、水位等数值一旦出现反常变动,都可能是地震前兆,值得高度警惕。”
据介绍,当井里监测到的数据传回南京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后,工作人员会每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地壳变动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异常,便会立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科学有序的处置。
这是一项对精心、精细、精准都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在以前靠人工测量时,观测起来相当不易,需要在现场用尺子量取记录。“如今,随着技术手段进步,数字化采样实现了远程操控,数据量大、回传快、种类多,数据分析也更加精准。”
井深736米
南京最深的地震观测井
这口井到底有多深?它的前世今生又如何?
“井深736米,水位埋深7米多,水温埋深400多米,是目前南京最深的一口地震监测井。”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南京仅有的两个地下流体观测点之一,在地震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周边150公里范围内的中强度地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记者发现,观测井虽然位于小区里,但因为建有专用的红色方墙,外侧还设有护栏,虽然不时有小区居民从附近经过,但对小区居民的生活并不会造成影响,相反不少居民平时还特别注意保护这口观测井。
因为这口井独特的观测功能以及井墙上相关的介绍文字,其在附近居民中的名气不小,周围居民都对它呵护有加,“家里教育小朋友如何防震都会骄傲地说,我们小区里就有一口地震观测井。”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地震观测点一般会选择在人烟稀少的野外,这处观测井怎么会在主城区的小区里呢?原来,这里曾是一处地质普查钻井,后来专家发现,这里的地质结构和地理位置对地震观测有着独特天然的优势,“而且这个井很深,能将探测仪器放到地下三四百米的地方,这对地震观测很有利,也避免了一些表层人为因素的干扰。”
监测震情
“上岗”40多年
发挥重要作用
这处地震观测井已有40多年历史。投入使用以来,它在地震观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地震观测井在1984年南黄海6.2级地震、1990年常熟5.1级地震、1991年江宁小丹阳3.1级地震和2022年1月3日台湾花莲县海域6.4级地震时均有良好的映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