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编织时空网络,站名解码城市文脉
80名青少年跟着地铁“沉浸式”研学
南报网讯(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胡舒) 4月13日,由市少工委、南京地铁集团联合主办,江苏宁句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承办的南京市青少年公益研学之“地铁文化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80名青少年手持《彼此的抵达:南京地铁站名文化》研学指南,在文史专家带领下分AB双线踏上宁句城际S6号线,通过“站名解码+多维实践”沉浸式研学,在轨道交通编织的时空网络中解码城市文脉。
作为流动的“城市文化长廊”,宁句城际线串联起南朝石刻、明代工程、地质演化等多元文化地标。当天,研学少年抵达麒麟门初宁陵石刻,在南朝宋武帝刘裕陵墓神道前抚摸辟邪神兽斑驳肌理,从1500年前的雕刻美学中感受南朝艺术神韵;在阳山碑材遗址,通过上纸、捶拓、上墨等古法拓印工序,将明成祖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凿刻的世界最大碑材遗址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载体……
每座地铁站都是打开城市文明的密钥,轨道交通正在重构青少年认知城市的方式。“地铁文化行”系列活动将重点构建包含“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技术探究”“城市发展实践”三大模块的研学体系,通过绘画大赛、读书会等延伸活动,让轨道交通成为传承文明的立体教科书。
据悉,即日起,“地铁文化行”少儿绘画主题征集活动正式开启。活动面向全市8—14周岁中小学生,以宁句城际沿线麒麟门初宁陵石刻、南朝梁代萧绩墓石刻、阳山碑材、马群文天祥石碑亭、汤山猿人洞、汤山古采石场、汤山地质博物馆等7大核心历史遗迹为创作载体。参赛作品须为竖版A3尺寸,画种不限(水彩、国画、版画等),截稿时间为5月15日。优秀作品有机会入选宁句线主题列车和马群站文化长廊。“希望通过孩子的视角,让历史遗迹在儿童笔下焕发新的生命力。”市少工委负责人表示。